看到標題裡,有自己家男人的名字。
原本隻是裝模作樣,模彷一下男人的李馨予,馬上有興趣地閱讀了起來。
能夠讓《華爾街日報》,用來作為頭版頭條的新聞,當然不會太簡單。
這篇新聞報道裡,雖然標題用上了亞伯·史密斯。
但裡麵的新聞內容,大部分都與昨日在曼哈頓中城的希爾頓酒店,舉行的「2001年紐約金融家慈善聖誕酒會」有關。
紐約金融家慈善聖誕酒會,是一個在紐約和美國金融圈頗有名氣的聚會。
據說早期的時候,是由摩艮家族發起的一次公開酒。
主要邀請紐約或者美國金融圈的精英們,大家彙聚一起,一起吃一頓飯,聊一聊對明年的業內暢想之類的。
數十年發展下來。
這已經成為了類似紐約金融圈,甚至美國金融圈的一次超小型「達沃斯論壇」。….
不過隨著時間流逝,在摩艮、洛克非勒等漸漸澹出台前以後。
這個金融家酒會,也越來越發的「平民化」。
參與其中的客人,從當年的清一色的金融大老,慢慢的變成了華爾街的中高層。
到後來,它甚至淪落到和紐約其他知名社交酒會差不多的程度。
就像鼎鼎大名的「大都會」酒會一樣。
絕大部分的金融大老,都沒怎麼來參加了。
參加這場公開酒會的人,主要變成了金融圈的中高層和圈外人士偏多。
但由於酒會的舉辦者,每年都還是會邀請一些圈內大老參加。
這些大老們,每年也都吸引了大量金融精英繳費參加。
這讓這個酒會的格調,還是能勉強維持。
另外參加者每人費用6500美元,扣除酒費支出外。
其他全作為慈善捐款捐出,酒會裡的「慈善」這個單詞,就在這裡體現。
6500美元的參與資格,不管怎麼看都很高昂。
但大部分的時候,門票都能賣得很好,有時候甚至會出現黃牛票,漲價好幾倍。
出現這種情況時,一般都是有真正頂格的大老會參加,才會有這種效果。
像今年的這次,它原本定在12月17日晚上舉行,舉辦者是《***》。
這個酒會的舉辦者不固定。每隔幾年,就會換一個舉辦者。
像《華爾街日報》、《***》、《紐約郵報》、《紐約每日新聞報》等紐約當地的知名報紙,都曾經舉辦過。
一般沒人搶,因為要是邀請不到大老參加,舉辦這種酒會有點出力不討好。
很多時候甚至會虧本,起碼會虧一些人情出去。
畢竟請大老來參加,可沒那麼容易。
結果就在16號這天。
今年的承辦者《***》,突然宣布將酒會,交給《紐約觀察家》舉辦。
《紐約觀察家》主編迪蘭,很快承認了這個消息,宣布會在17日晚上,由自家在希爾頓酒店裡舉行。
總共1000個與會名額,其他條款與先前的酒會差不多一樣。
16日中午過後,《紐約觀察家》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這場酒會主辦方邀請的名單。
美國這邊的名字排列,向來都是按照名字的首字母,在英文字母表裡的排列來進行。
所以有心人就發現了,這個名單裡的第1個是亞伯·史密斯。
亞伯在英文裡是Abel,首字母正是A。
排在第一太正常了。
然後在第1個客人的亞伯·史密斯之後,沃倫·巴菲特、喬治·索羅斯的名字也赫然在其中。
更誇張的,是利奧·梅拉梅德、戴維·雷內·洛希爾、艾倫·格林斯潘這樣的名字也有。
甚至就連戴維·洛克非勒、約翰·克裡斯·摩艮這樣的名字也出現了。
幾乎是在消息公布之後。
這個以前一直都有。但很多時候都被視為名媛、圈外人,曾華爾街和金融圈熱度的紐約社交酒會。….
其受程度和歡迎程度,一瞬間被無限拔高。
幾乎到了白房子酒會的程度。
從16號中午到17號中午。
紐約甚至是全美國,不知道有多少人,為了拿到這個原本隻需要6500美元。
現在翻十倍,都不一定拿得到的酒會參與名額,四下活動爭取。
昨天早上和昨天中午時。
甚至就連李馨予這邊,都有人打電話過來。
想麻煩她,弄一兩張邀請函。
李馨予當時大著膽子,和亞伯提了一下。
亞伯順手就給了她5個名額。
這讓李馨予心情非常愉快,覺得非常有麵子,覺得自己受到了他很大的重視。
讓向來在那件事上,很被動的她,昨晚都罕有的主動起來了。
而現在李馨予在看的報紙,裡麵報道的內容。
就是昨晚那場酒會裡,當時參與的大老們的發言彙總。
而《華爾街日報》直接將亞伯的名字列在首位,作為頭版頭條來報道。
隻能說為了吸引流量和銷量,這些媒體們,都知道現在的美國人喜歡看到誰的名字。
李馨予通篇看下來,隻注意到男朋友在昨晚酒會的發言,其他的人她才懶得看。
《華爾街日報》聲稱,昨晚在這場酒會裡,亞伯·史密斯對華夏的發展十分看好。
他表示會支持和敦促白房子,給予華夏永久性正常貿易國待遇。
這方麵的發言,在華爾街和國際金融界很普通。
因為從90年代開始,就已經有過太多的華爾街大人物,說過類似的話了。
資本無國界這件事,本身就是華爾街最好的寫照。
華夏能讓華爾街賺到錢,能讓資本家賺到錢。
那讓資本家們,在
報紙和媒體上說幾句華夏的好話,那實在太簡單了。
但同樣的,隻要妨礙到自己的利益。資本家們在各方麵封殺封鎖某些國家,同樣是眼睛都不眨一下。
資本家們對某些國家說好聽的話,絕大部分都是為了利益。
反過來也是一樣的道理。
除了這方麵外,在這次公開酒會中,亞伯還表示接下來起碼幾年內,美國的房地產會穩中向好之類的話。
對這些不大感興趣的李馨予,粗粗瀏覽了一遍,就放下了報紙。
這時候,剛好她的午飯送上來了。
李馨予開始吃午餐,主要是有機蔬菜沙拉,一小份烤牛排,牛奶和雞蛋、麵包。
從維生素到碳水和糖,從高蛋白到一定的油脂,全都包含了。
在保證口味的同時,又能夠做到營養全麵。
這是富豪們雇傭的私人營養師,再加頂級私人廚師共同合作的功勞。
吃過午飯以後,因為外麵下雪了。
小勞拉又不在,沒什麼伴。李馨予不想出去。
她決定乾脆縮在家裡,看看電視或者看看書。
樓上非常寬敞巨大的書房裡,有著2000多冊藏書。….
據說有一些還是孤本,是原主人珍藏的東西。
彆墅被新地產買下來以後,這些孤本書籍也都成了彆墅的賣點,並沒有被帶走。
李馨予上了樓,隨意的在書房裡找書看。
作為標準文青女,很多時候,她這樣子就能過完一整天。
因為聽說這裡麵的藏書,有許多是孤本。
李馨予在裡麵找書的時候,也就儘量找這些傳說中的孤本。
挑那些看起來時間比較久,外表封皮比較舊的。
她在書架上找啊找,很隨機的摸出來了一本厚厚的,看著就有些時間,疑似孤本的書籍。
李馨予將它拿了出來,發現它看起來很厚,但是很輕。
她隨意翻開一看,發現這不是什麼書籍,而是一本明顯看起來就有著曆史的相冊。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
某個人。
李緒仙又說那她過來陪一下李馨予,姐妹兩人見麵吃飯,已經有兩個多月沒聚一下了。
等過兩天,李馨予不回翰國的話,李緒仙就要自己回去了。
親姐姐的這點小要求,李馨予當然不可能拒絕。
何況她也很想見一下自己的姐姐了。
就像李緒仙說的那樣,關係不錯的姐妹二人,已經有兩個月沒見麵了。
那就見一見吧。
李馨予答應了,把地址報出來,讓二姐過來。
這麼漂亮的房子,她想讓二姐也看一下。
畢竟二姐可是家裡唯一的一個設計師呢。
服裝設計師,那也是設計師啊。.
新一思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