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頭子早就豎起耳朵。
他表麵上是在看報紙,其實全副精神,早就都投入到亞伯和巴菲特的通話中了。
在特德看來,亞伯和巴菲特,就是全美國最厲害最優秀的兩個投資人。
這兩人的對話,要是能泄露出一點點他們看好的股票情況。
那特德覺得自己隻要無腦的去買,都絕對能狠狠的賺一大筆。
既然亞伯都不避嫌,特德當然不會放棄這種好機會。
“我其實還是不看好這個行業。可是你知道,在投資方麵,我無條件的信任你。”
衛星電話質量非常好,加上客廳裡不管是特德,還是帕麗斯,都異常安靜。
巴菲特的聲音,隻要稍微集中精神,也算清晰可聞。
“既然你在這個行業,投資了這麼多。我想它一定不賴。怎麼樣,親愛的,讓我加入如何?”
聽到巴菲特這麼說,亞伯無聲的笑了笑。
他想,嗬…果然引到聞腥而來的大鯊魚了。
沒錯,就像許多人猜測的那樣。
《華爾街日報》刊登的圖片和新聞,就是亞伯主動的一次炒作。
炒作的就是帕洛阿托的特斯拉。
亞伯從一個華夏人,變成現在一個美國人的時間段,是2022年後半年。
那時候,正是美中兩國的新能源汽車,橫掃全世界的時候。
不管是四德子還是小櫃子,這兩個傳統燃油汽車強國的企業,都被衝擊的隻剩下招架之力。
所以即使不用天賦,亞伯也知道新能源這條賽道是正確的。
它會給汽車產業這種高級工業體係,帶來全新的鼎革。
有心入場汽車產業,可美國的幾大汽車集團,全都是有主之物的情況下。
亞伯把主意,打到了新能源汽車這個賽道上。
這就有了兩年前,特斯拉公司的提前出現。
經過兩年準備,第一款特斯拉汽車終於出現。
想要當創造風口的男人的亞伯,終於正式開始了他的第1步行動。
那就是以他自身強大的影響力,帶動外界對電動汽車的注意。
學習平行時空中的馬斯克,儘可能的炒熱新能源汽車這個賽道。
比起那時候名氣不大的馬斯克,作為世界首富,又是全美國甚至全世界第一代網絡流量天王的亞伯,在這方麵能起到的作用太大了。
加上他越來越穩固的“投資之神”光環,以及隱藏著的德州財團大老身份。
特斯拉汽車一經公布,甚至馬上就引來了巴菲特這種人物的注意。
要知道這可是巴菲特,這個老家從來不投資他不熟悉的領域。
他也從來不注重短期利益,是寧願踏空也不願冒險的性格。
現在卻這麼快就找上亞伯,這絕對不是特斯拉汽車,或者說新能源汽車的功勞。
這是亞伯的功勞,因為巴菲特相信亞伯。
因為奧馬哈先知很明顯的,想要在各方麵和亞伯進行綁定。
與其說巴菲特想要投資亞伯看好的領域,還不如說巴菲特其實還是在投資亞伯。
對於巴菲特這種做法,亞伯自然是樂見其成的。
因為首先新能源汽車這條賽道,它本身就不是靠個人和僅僅一個財團的力量,就能夠推動的行業。
它後來能真正獲得成功,能夠出現有希望取代傳統燃油汽車的局麵。
95%以上的功勞,都在美中兩國的身上。
它需要靠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甚至是兩個一起推動,才能夠擁有未來。
對此,早已形成行業布局的亞伯,當然是希望越多人入場越好。
越多類似自己和巴菲特這樣的人入場,聯邦正府推動新能源汽車這條賽道的動力也就越強。
至於華夏那邊,隻要他們想要進行產業升級。
那他們也就一定會協助美國,大家一起來推動這場汽車鼎革。
因為華夏本身,也是世界上蘊含鋰礦最多的國家之一。
相比之下,美國甚至是個貧鋰國家。
而鋰礦才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
能掌握核心,起碼不會被人拿捏。又能促進國家能源安全,同時有很大希望彎道超車,來一場汽車方麵的產業升級。
華夏那邊隻要不傻,遲早都會下場的。
所以現在,巴菲特願意加入進來。
亞伯當然樂意。
兩年的布局下來,全球1/3已發現鋰礦都到手了。
隻要能創造出這個風口。
那就算要亞伯把特斯拉全部讓出去都無所謂。
平行時空裡,後世為什麼美國就一個特斯拉,卻還都是不遺餘力的推動新能源汽車這個賽道?
美國自己還是個貧鋰國家呢。
無它,因為世界上最大的產鋰地都在南美,在美國的後花園當中。
諸多美國礦業大老,才是特斯拉背後的最大支持者。
可以說這是美中兩國,難得達成的一次共識。
麵對巴菲特的試探,亞伯沒有猶豫。
“你真的有興趣嗎?沃倫,也許這是又一個互聯網泡沫,納斯達克危機。”
他笑著拿著衛星電話,對奧馬哈先知說。
“當然有興趣。但就像我說的那樣,我隻是相信你,一直到你遭遇一次狠狠的失敗。”
“哈哈哈——那我不得不說,你這輩子都沒希望看到這種事情了。”
“這樣吧。”亞伯直接開始報價:“截止到目前為止,我一共對特斯拉汽車公司,投資了大約三億美元。10%,20億美元。”
】
巴菲特那邊還沒什麼反應。
這邊聚精會神偷聽的特德·勒納嚇了一跳。
投資才三億的公司,第1輪融資,一上來10%就報價20億美元。
就是說亞伯投資才3億美元的公司,兩年發展後,現在市值已經200億美元!
這簡直是在搶錢!特德·勒納心裡想,巴菲特一定不會答應的。
那老頭在投資方麵的謹慎,在全世界都很有名。
人家都不玩什麼風險投資,天使投資。
巴菲特的投資,從來都是在成熟的領域成熟的公司。
然而讓特德·勒納驚訝的是,巴菲特居然直接同意了。
“好,我答應。10%,20億美元。但我有個前提,第1輪融資不能超過30%。而且是包括我這10%在內的。”
衛星電話裡,傳來巴菲特這樣子說的聲音。
這讓特德·勒納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真的讓亞伯搶錢成功了?!
三億投資,兩年變成200億市值!
關鍵是巴菲特這種人物還認可,特德·勒納無比震驚。
在美國,想要讓投資者們有可能支持一家公司。
很多時候,所需要的僅隻是一個名字。
在以前,對華爾街而言,沃倫·巴菲特就是這樣的一個名字。
看著拿著衛星電話微笑的亞伯,尹卡娜的老爹心中感慨了一下。
好吧,現在還多了一個更年輕,含金量更高的亞伯·史密斯。
“問題不大。這個條件我可以答應你,相信我,沃倫。這會是你第二成功的一次投資。”
亞伯笑著說。
特德很想知道,什麼是巴菲特第一成功的一次投資。
是在70年代,股神第1次投資美國運通公司,半年獲得三倍收入嗎?
還是1988年,巴菲特以分拆調整後每股4美元的價格,向聯邦正府支持的抵押貸款保險巨頭房地美投資了1.08億美元,然後在兩年前套利65億美元的離譜收益?
好在似乎巴菲特的也好奇這個問題,股神在那邊笑著問:
“既然是第二,那你覺得我第一成功的一次投資是哪一次?”
“還用說嗎?”特德看到亞伯有些“倨傲”地道:
“當然是你對史密斯資本的投資了。那將會是你一生之中,最成功的一次投資。”
亞伯有些“狂妄”的回答,讓那邊的巴菲特和這邊的特德都陷入了短暫沉默。
幾秒鐘後,特德聽到衛星電話裡,傳來奧馬哈先知非常爽朗的大笑聲。
“哈哈哈……你說的非常對!”
隻聽衛星電話那邊,巴菲特斬釘截鐵的說:“那確實是我一生當中,最成功的一筆投資。我現在就很確信這一點。”
“那就對了,而且你現在有了第二成功的投資。”
亞伯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