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一世的蒙元,兩度在日本折戟。
在島津貴久內心深處,他並不相信大明當真能征服日本,但薩摩恐怕要經曆苦戰。
這樣的形勢下,如何轉危為機?
一日之後,從薩摩出去了很多人。
有人遠赴琉球,要再從那邊證實一些消息。
有人去了北麵大內氏、尼子氏和毛利氏的領地,確認那邊的形勢。
還有人,去往了天皇和幕府所在。
如果真要做什麼,也許通過已經式微的天皇、幕府將軍的委任,他會獲得明麵上的重要職位,至少可以借機名義上統帥九州抗禦外地的大軍。
琉球那邊,國王尚清在首裡城的王宮正殿裡坐著。
此刻,殿內一片寂靜。
琉球國的王宮雖然規模小了些、建築風格略有差異,但仿的是紫禁城形製。不同的是,他們的正殿朝著西麵。
此中原因,除了首裡城南北有山、東西通風之外,另外則是“事大”。
這種事大,體現在今天上午:尚清帶著群臣,在首裡城正門歡會門那裡跪著歡送了大明宣交使啟程回大明。一起同行的,還有他的嫡子尚元、重臣毛龍吟。
現在回到了王宮裡,四十五歲的尚清心頭沉重。
“孤見過那台元人的事,隻怕上國宣交使也知道了。最近這一兩個月,從那邊漂洋過海逃難至此的人已經不少。琉球萬國津梁,全憑海貿。如今上國設邊區剿撫台元,又傳來將征討日本的消息。琉球首尾兩端戰火一起,商路斷絕。更不知將來……”
大明要把台元納為實土,琉球當然沒什麼話敢說。
大明要征討日本,琉球也沒有置喙的資格。
但萬國津梁這個說法的由來,就源於琉球所處的位置。
過去,由於大明市舶司限製頗多,琉球實際是東洋一帶海上貿易的中轉站。大明的走私商人,來自日本、朝鮮、呂宋、暹羅、亞齊、爪哇、滿剌加等不知多少小國的海商,很多都會到琉球彙聚。
現在,大明大興海貿、邊貿,琉球的地位雖然下降了一些,但隻要日本這個目前唯一被排除在大明邊貿體係之外的國家還有需求,琉球的存在價值仍然不算小。
八十三年前鑄造的萬國津梁鐘,還懸掛於王宮正殿的門口。
可後麵呢?大明究竟有什麼目的?
尚清身為小國之主,是有自知之明的。
多年以來,對大明的恭順堪稱大明諸藩國之中最誠心的。
大明開國時,琉球就接受了太祖賜閩人三十六姓、遷徙到琉球的三十六姓大明子民。這麼多年來,明人之後甚至有做琉球國相的。
每一年,大明都會把次年曆法從福建頒到琉球。
去年定了今年開始改公元紀年,大明天子賜的計量標準器皿也被尚清供奉在了王宮裡。琉球用的是漢文,用的是大明曆法和紀年,如今流通的是大明的通寶、銀元。
現在,大明皇帝要求各國遣使訂立公約,這個事情已經讓尚清和他的臣子憂慮了幾個月。
從去年底使團回來,他們就在開始憂慮。
宣交使訪查藩國政風民生,尚清不敢阻攔。
今年要派遣要員重臣去,他派出了自己的嫡子繼承人,派出了官員之首。
現在尚清發問,群臣中另一個真名便叫做和為美的便說道:“王上不必擔憂,毛大人必定能處置妥當的。”
“不知允見了那台元人,上國天使知不知曉孤是受了蒙騙。他詐稱是赤尾寨社家臣,孤這才接見,豈知赤尾嶼已被台元賊軍奪了,他們到了孤麵前哭訴求援,孤這才知道……”
“昨天夜裡才知道,毛大人途中也會向天使說明的。”
所謂寨社,是琉球這種群島國家的特有產物。沒辦法,島和島之間天然被海洋分割,島上自有本地豪強,小的島上實則是地方自治,大的島上也都是宗室分藩。
琉球一統的保證,是民間禁止私藏兵器,軍事都由中央把控,形成了一種庫理軍製。首裡城附近,設立了諸多親軍衛隊,分彆隸屬於三個庫理。
這三個庫理的衛隊,也隻是輪流守衛首裡城附近一帶。
而其他島上,大體上其實就是沒有正規軍隊的狀態,隻有一些鄉勇民夫。哪怕這樣的鄉勇民夫,也隻是允許一些地方大族酋長組織起來結寨自保,這就是寨社一詞的由來。
所以尚清看似有“北征”的武功,實則不算什麼。
當此之時,整個琉球軍隊的裝備,不過五百餘張弓,三百餘杆鐵槍、三百餘領甲胄及一些刀、矛。
這樣的武力,在大明麵前除了躺好,又能怎樣?
那霸港外,十四歲的直王子興高采烈地登上了大明東洋海師護衛著的大明封舟,官名法司、統領其中一庫理的重臣毛龍吟則凝重地回望了一下港城。
以他現在看到的斬浪級大明戰艦,這樣的船隻要來三五艘,這群島之國就將毫無抵抗能力。
而碼頭邊,久米士族正與大明宣交使話彆。
所謂久米士族,就是百多年前遷徙到琉球的閩人三十六姓。這些人,大多是士子、匠人或其他有一技之長的人。在琉球,他們聚居於一個名叫久米的地方,受到上至王族、下至平民的尊重。
他們崇信的是佛、道,而琉球本地人大多崇信的則是神道,是龍宮、妹神、禦嶽、祖靈。
今天的碼頭上,高僧、老道,還有琉球的祝女都來為遠航做法、祈福。
那祝女,是琉球神道信仰體係中地位最高之人,是神女們的首領。在過去,祝女的勢力曾經很大。而從七八十年前搞了祭政一致的改革、國王的女兒被任命為祝女之後,祝女的宗教地位開始低於國王,而且也往往由王女擔任。
如今的祝女,正是尚清的長女。她身後,還有同行的妹妹,年僅十一的尚清次女也在準備成為祝女。
啟航的儀式過後,王宮裡傳來邀請,久米三十六姓都受邀到王宮赴宴。
尚清坐在王座上,麵朝西麵。
在晚宴對那久米三十六姓施恩、探聽立場之前,他還在和大臣們商議著可能的發展、對策。
直到黃昏時,夕陽照進了殿內,尚清一時恍惚。
太被動了,沒有頭緒。
琉球的未來茫然無比,他望了望被夕陽染成桔色的宮闕,不知何去何從。
數日後,當尚元和毛龍吟目瞪口呆地看著大明護航戰艦順路消滅了幾隻從台灣島上往東邊逃的小船時,島津貴久派出的家臣剛剛抵達琉球。
到了離台灣島更近的這裡,許多消息已經不難查證了。
作為日本諸國中與琉球來往最密切的一國,薩摩守護家臣的身份在這裡也很好用。
這一次,他在琉球盤桓了近十日,而後就啟程返回薩摩。
等到回到島津貴久麵前時,已經是八月初。
更多的信息被彙總到了島津貴久這裡,他和家臣們再度麵色嚴峻。
“宗晴康果然成了大明的狗!他派了兒子,求見了天皇和將軍,轉達了大明皇帝的詰問。選擇的理由,還是十幾年前大內氏和細川氏使團在大明大打出手、殺害明人的事!”
“貴久大人,看來大明是真的要討伐我們日本諸國了!那琉球的尚清已經嚇破了膽,既不肯助我們的船在琉球補給,更不願和我們一起幫助台元人!”
島津貴久點了點頭:“在你去琉球的這一個多月,消息已經傳開了。足利義晴大將軍剛剛在和細川晴元管領的戰爭中落敗,逃到了近江阪本一帶。知道了大明皇帝的詰問,他反倒大肆宣揚,說要迎接大明王師擒拿亂國之臣細川氏、大內氏兩家。這樣的態度,已經惹得諸國異動紛紛。現在,細川氏斥責幕府賣國,正在謀劃對幕府的包圍戰!而幕府則在大肆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