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占前頭去世的嫡母嫁妝這樣的醜事被傳出去了,他秦明傑這輩子就與官場徹底無緣了。
罷了。
就這樣吧。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隻要他的官職還在,遲早要往上升一升的。
大應朝正是中興之期,商貿繁榮,這幾年大災極少,百姓富足安康。
有道是十年清知府,百萬雪花銀。
上頭也知,水至清則無魚。
曆代的六部主官隻要在任上不鬨出無法收場的大錯,以當今聖上的仁慈,基本都能善終……
隻要做到了六部主官,尤其是戶部尚書這一職,就不怕沒銀子。
秦明傑很快自己勸好了自己。
為了怕自己見著那些價值連城的好東西心痛難抑,便乾脆不再插手此事,完全讓宗族和秦明峰父子自己盯著。
秦老太太的私庫裡最終清點出絕大部分古玩字畫這些價值連城的孤品。
有些用名貴樹木打造的家具以及珍貴的珠寶首飾丟失,這些都估算了價值,先用秦老太爺留下的私產去補。
秦老太爺留下的私產都不夠去補的,再由秦老太太自己出資去補。
還是不夠的,秦明傑當初當著秦氏宗族和鹹陽魏氏族人的麵承諾過,由他補齊。
不出所料,查點了賬目後,秦老太爺留下的二十多萬兩的私產依然不夠補齊。
秦老太太也得出十萬多兩填補。
秦老太太舍不得,乾脆裝死。
族裡和秦明峰逼的緊。
秦明峰沒法子召集了他的另外三個一母同胞的弟弟。
逼著他們三家一人出了二萬兩銀子,他自己則出四萬兩。
剩下的,就再也不願接手了。
秦明峰帶著三個弟弟去秦老太太床邊苦求。
母子幾個差點成仇。
秦老太太心如死灰,又沒法子。
最終還是秦老太太自己忍著心疼掏銀子將最後那五萬多兩銀子的虧空填補上了。
秦明峰父子帶著古玩字畫孤品和三十多萬兩的銀子大勝而歸。
秦家宗族才知道秦明傑母子幾個個個都是大財主……
之前給宗族的那點好處,連九牛一毛都不如。
來參與清點嫁妝和賬目的秦氏宗族族人們都是能寫會算的。
他們很清楚,秦明傑母子即便拿了十幾萬兩銀子來填補那些虧空,那也不過隻是他們資產的小小一部分……
秦家父子到了西院後,家中除了大件家具外,都裝箱了。
此刻正齊齊整整的擺在院子裡頭。
隻等著他們父子回來,就開始抬到馬車上,運往他們的新宅子了。
秦大老爺買的新宅子位於皇城最外圍的紫荊胡同。
不是很繁華的地段,勝在占地麵積極大。
前後院都不小,加起來有二三十畝地。
宅子占地也有八九畝,各院都是四合院的布置。
這宅子原本是大應朝一位老王爺的彆院,後來輾轉被皇商徐家買了去。
皇商徐家大公子聽寧叔說了秦大老爺要買宅子,便將這座宅子讓了出來。
隻收了秦大老爺一萬兩銀。
這個價格,已是極低了。
畢竟京都是大應朝最繁華的城市,就沒便宜的宅子。
今日本就宜搬遷和祭祖。
故秦大老爺選了今日這個日子當機立斷將幾件大事一同辦了。
秦大老爺吩咐一聲後,秦家大房開始搬家。
秦家大房不管是主子還是下人,個個都喜氣洋洋,忙亂也高興。
李氏忙得不可開交,精神氣卻倍兒足。
熬了幾十年,媳婦熬成了婆,都已經熬成了祖母的年紀了,總算能自己搬出去當家做主了!
這不高興才怪。
就在她興衝衝指揮著丫鬟婆子搬這個拿那個時,壽和堂那邊的丫鬟來請她過去。
李氏雙眉一豎,冷笑一聲,“如今我們已經分宗了!怎麼?太夫人還要讓我去立規矩侍疾不成?”
壽和堂前來請人的婆子可不敢再狗眼看人低了,陪著小心道:“大夫人,我們太夫人不是那個意思,是……
是王家夫人不請自來,二夫人又不在,隻能來請您過去陪著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