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亞旅途辛勞,沒有力氣下飛機,說要返回歐洲。
陳蕭便安排飛機掉頭,送她回去。
然後乘坐車隊,直奔公司而去。
既然已經跟伊洛夫徹底撕破臉皮,那麼儘快突破半導體封鎖,是唯一的出路。
這段時間,陳蕭已經想明白了。
羅斯柴爾德家族之所以不顧一切的打壓自己,就是因為害怕華國的半導體突破封鎖。
以華國的製造能力和產業鏈優勢,一旦突破,畢竟會將成本降的很低,那麼全世界將沒有任何國家能競爭得過。
而半導體,又關乎未來,甚至關乎國運。
軍事、通訊、數碼、計算機甚至人工智能等等。
拚的都是尖端半導體技術。
所以,儘管這條路荊棘遍布,但陳蕭和華國,都會義無反顧的走下去。
來到公司,蘇棠立馬彙報這幾天的工作情況。
資金已經按照陳蕭要求轉回國內。
所有中斷合作的供應鏈企業,全部由藤蕭資本投資自行建造。
這個消息一發出去之後,有好幾十家企業嚇的直接調轉船頭,來求藤蕭資本繼續建立合作。
因為以藤蕭資本的財力,一旦涉足他們的領域,那麼將再也沒有他們的容身之地。
畢竟這些供應鏈企業的技術難度又不是逆天級彆,有藤蕭資本的天量資金支持,要不了多久就能全部掌握。
中斷合作給藤蕭半導體造成的困擾是,這些供應鏈企業的數量太多。
全部自己來做不僅要耗費很多資金,而且從頭開始也需要大量時間。
但現在已經彆無選擇,再難走也要走下去。
對於這些主動投誠的企業,陳蕭並沒有把他們拒之門外,畢竟倒向自己的多一些,伊洛夫那邊的盟友就少一些。
不過在恢複合作關係之前,陳蕭派人去進行了一番敲打,順便了解一下羅斯柴爾德家族是怎麼做到讓他們聽命行事的。
剩下大部分供應鏈企業,為何又那麼堅定不移的聽他們的話。
派去的人,下午就回來了,第一時間向陳蕭彙報。
他這才知道,這些供應鏈企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光彩的把柄落在羅斯柴爾德家族手裡,或者被其控股。
倒向陳蕭的這些企業,是把柄不太嚴重,或者沒有被控股的企業。
剩下那些......不言而喻。
陳蕭也隻是想滿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反正路線已經定下,剩下的就是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
路線已經很清晰,信念也無比堅定。
但是一個月後,神色慌亂蘇棠跑進陳蕭辦公室,令他心裡咯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