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偏偏皇帝被那江湖騙子哄得五迷三道,不僅破例冊封那人為“天虛道長”,還花重金在皇宮內給他建了一座道觀。
勞民傷財,自取滅亡。
之後顧雲卿負責煉製摻了朱砂的“產生不老藥”,再由那道人哄著皇帝服下,又在皇帝日常服用的湯藥裡做了手腳,叫每日請脈太醫察覺不出破綻。
如此一來,沒到半年,皇帝便暴斃而亡……
可想到今生皇帝對鎮北侯府、對謝淮安的種種作為,顧雲卿還是覺得皇帝上輩子死得太過容易了些。
顧雲卿眼底暗潮湧動,皇帝對此卻全然不知,當著眾人的麵對她大加讚賞,並賞賜下無數珍寶。
顧雲卿也不推辭,直接謝恩。
直覺告訴顧雲卿,皇帝這次來東宮絕對不是探病這麼簡單。
果不其然,短暫的父子溫情後,隻見皇帝輕歎一聲,佯裝為難道:“安兒身子才剛剛大安,按理說理應好好修養些時日,隻是如今邊境各國虎視眈眈,鹹陽那邊又爆發了時疫,內憂外患啊。”
鹹陽?
莫非是時疫?
前世也是這個時候,鹹陽突然爆發了時疫,不出半月,昔日繁華如織的鹹陽城,就變成了人人談之色變的一座死城。
朝中大臣互相推諉,竟無一人願意前往。
最後還是年過古稀的太醫院院判主動請命,前往疫區治療時疫。
隻不過那位老太醫的年紀實在太大,加上皇帝隻給了很少的軍隊隨行,壓根兒無法壓製住被封在城內尚未染上時疫一心想要逃命的災民,老太醫去了不到三日,便死在了任上。
此事傳回京中後,更是無一人敢奔赴疫區。
最後還是皇帝下旨,命裴文暄帶兵前往鹹陽,將城中所有百姓,無論是否染病,全部就地焚燒。
用一城百姓,換天下安定。
如此狠辣手段,曠古少聞,卻是昭陽帝權衡利弊後的最終決定。
顧雲卿眉心微皺,心道:“這狗皇帝該不會是想讓謝淮安去處理時疫之事吧?”
果不其然,皇帝看著謝淮安,做出一臉悲痛狀:“朕知道這樣說有些強人所難,可朝中大臣相互推諉,無人願意前往,你那幾個弟弟又不成器。”
“安兒你是太子,是未來了天子,朕如今能夠信任得兒子也隻有你了,不知安兒可否願意替朕分憂,去鹹陽走一趟。”
皇帝這番話說得言辭懇切,先以父子之情動之以情,再搬出太子的責任來加以彈壓,恩威並施,的確讓人動容。
隻是讓大病初愈的兒子前往危機四伏的疫區,當真沒有問題嗎?
顧雲卿下意識看向謝淮安。
皇帝這擺明了是要讓謝淮安去送死,順便來全了自己“仁君”的名聲,謝淮安不會看不出來,應該不會答應吧。
不料謝淮安隻是低笑一聲,隨即道:“兒臣,領旨。”
此話一出,不僅是顧雲卿,包括皇帝都有些傻眼了,似乎是沒想到謝淮安這麼輕易就答應了,皇帝臉上罕見得露出一絲錯愕。
其實皇帝比誰都清楚,這個兒子是他諸多皇子中最正直,最善良的一個。
若他是個身子骨好的,將來也一定能做一個仁君。
隻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