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裡如今訂單多起來,材料也備了不少,空調項目啟動,可以說正式步入正軌。
薑陽這次談下來的空調生產線,是分期付款,減輕了廠裡的負擔,經過大家開會討論決定,評選各部門各一名優秀員工,給發一百元獎金。
下午發工資,員工們熱血沸騰。
秦書記來了。
特意選這天來的,還帶了幾位本地國營廠的相關領導參觀工廠,開座談會,希望能借鑒風扇廠的做法。
薑依沒想到,秦寶珠也來了。
秦寶珠去年才參加工作,就在財政部門,看見薑依,爽朗的上來打招呼。
“我是來跟你好好學習的。”
她長得好看,一頭短發,穿著職業裝顯得乾練大氣,十分引人注目。
薑依不禁多看了幾眼,笑著說,“你太客氣了,歡迎指導工作。”
秦書記旁邊的部門領導老方說,“寶珠同誌是畢業於滬城財經大學的高材生,前途無量。”
其他同誌也紛紛讚歎。
侄女被稱讚,秦書記當然是高興的,“但年輕人沒什麼經驗,還要不斷的曆練才能成長。”
他看向薑陽,“我們決定今年完成效益低下國企的改製工作,想請你們把經驗分享給大家。”
薑陽很謙虛道:“書記太看得起我們了,能用得上的地方儘管用,我妹妹某些方麵比較專業,你們可以問她。”
老方好奇問:“久仰薑主任大名,不知你是哪個大學畢業的?”
秦寶珠聞言也看了過來,目光盈盈。
薑依差點就說了前世念的那個大學,張嘴才驀然發現,自己還沒考上呢。
在大家期盼的目光中,她臉色微赧,“我現在,正讀高中。”
“啊?”老方愣了一下。
其他人也愣了一下,臉色都有點奇怪。
老方問:“但之前怎麼聽說你會計很厲害。”
秦書記立即道:“不錯,上次是軍服廠的鐘會計推薦的薑依同誌,她雖然沒文憑,但經驗豐富。”
可是,現場哪位不是考文憑才能被安排工作的,尤其是年輕一些的,都是大專以上的學曆,忽然,讓他們跟一個高中還沒畢業的人學習,似乎有點……
現場氣氛變得有些尷尬。
“秦書記說的對,文憑不代表什麼。”秦寶珠說,“薑依同誌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
幸好薑依不是第一次麵對這種場麵,已經習慣,微微一笑。
薑陽不允許彆人質疑他妹妹,“薑主任馬上就要參加高考,她成績很好,一定能考上好的大學。”
秦寶珠有些驚訝問:“那很好啊,原來報道是真的。”
“什麼報道?”有同誌問。
“薑依同誌入學考試考了538分,比去年雲城文科狀元分數還高。”她一臉佩服的樣子。
大家紛紛感歎,“那很厲害啊。”
“要是高考能保持這個分數,就是我們雲城的傳奇。”
秦書記點頭,“工作也不忘記學習,我就欣賞薑依同誌這份毅力,和上進的心。”
但又有同誌問:“薑依同誌的條件,還能參加普通高考嗎?”
薑依看了那人一眼,笑道:“恰好我離婚了,現在是單身,也沒超齡,算是符合規定吧。”
“規定是死的,人是活的。”秦書記有些不高興,“薑依同誌情況特殊,不能一概而論。今天,我們是來學習廠裡成功經驗的,不討論無關的話題。”
那位同誌有些尷尬,不敢往下說了。
薑依朝秦書記投去感激的目光,“感謝秦書記,我會繼續努力的,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秦書記點點頭,抬手道:“走,到你們車間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