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雪下得紛紛揚揚。
是後世很難看到的。
這一次看到了。
翌日,薑依是被一片小孩的歡鬨聲驚醒的。
窗外石榴樹上的雪,厚厚的一層,快把枝條壓斷了,小果實和杉杉穿著厚厚的衣服,在石榴樹旁邊的空地上,和穿著軍大衣的聶爺爺,正在堆雪人。
“好好玩,爺爺,我們再做一個吧,我想做一架戰鬥機。”
“好。”
杉杉說:“我想做一輛坦克。”
兩個孩子興致勃勃,聶星華眼角溢出一點笑意,在看到屋子裡走出的人後,笑意還來不及收回,“這麼早起來了?”
“一點也不早。”張明明沒看他,看小果實,“是思源堆的,好厲害!”
“是爺爺幫忙堆的。”小果實仰著紅撲撲的小臉說,“奶奶要一起玩嗎?爺爺說一會還跟我們玩打雪仗。”
張明明笑了笑,“我不玩了。”
忽然,杉杉像發現了什麼,跑到屋簷下,“看,這上麵有一個風箏。”
張明明準備離開的腳步停頓了一下,就聽見小果實清脆的聲音說:“是爸爸的,他小時候玩過。我上次也玩過。”
“嗯。”聶星華說,“等天氣晴朗一點,我帶你們去公園放。”
“好耶!”兩個孩子歡呼。
張明明回頭看了一眼,恰好和聶星華的眼眸對上,就這樣,腦海裡忽然閃過好多畫麵,這兩天壓下的,刻意不去想的,在這座宅子裡的所有的回憶,瞬間襲擊了她。
她急忙轉過身,大步離開。
上午吃過早餐,雪停了,一縷金燦燦的日光從雲層裡透出來,聶粲帶著薑家人去故宮和頤和園遊玩,薑依終於看到雪後琉璃瓦上的美景。
三天後,才打道回穗城。
聶粲還有五天假期,薑依卻沒辦法,要去上學和工作。
他們決定購買淩雲工廠,清算之後,價格壓到三百多萬,淩雲的股東嗷嗷叫,但也沒辦法,現在誰願意接手淩雲?
銀行也不知道怎麼回事,銀根開始收縮,也不貸款給他們了。廠裡工人還在等著發工資呢。
沒有辦法,隻好折價賣給華雲,之後淩雲這個品牌不複存在,華雲將變成了南越最大的空調廠,薑依占的股份達到了70%多,出任為董事長。
也就是說,公司每賺一百元,她就能拿70多元。
照華雲發展勢頭,明年開始,她年入百萬不是夢。
做企業就是這樣,一開始看不到錢,能看到的時候,都是大錢。
像聶粲外公說的,釣大魚前,要有足夠的耐心,毅力,釣到大魚是遲早的事。
其他股東占比雖然低了,但並購了淩雲後,體量大了,日後的分紅隻會比以前多的多。
過年之前,薑依和大哥對華雲的人員進行了調整,把工廠分成了空調和生活電器兩個事業部,還增加了電冰箱研發部。
華雲的壓縮機研究也不停止,張工說,最遲明年年底,就能推出第一代。
88年1月初發工資這天,薑依給原來華雲的股東發了分紅。
薑依分了將近15萬,聶二叔5萬多,薑陽3萬,其他股東拿到的分紅也超出預期,可以過個肥年了。
雲城的股東樂嗬嗬的時候,之前退股的老林等人,全都有點眼紅了,後悔退了股,紛紛跑去薑陽家,問明年還能不能入股。
薑陽也嗬嗬,那當然是不能的。
他們手裡幾千元,現在對華雲起不了什麼作用。但薑陽還是感激他們最初入股,請大家吃了頓飯。
聶二叔也從北城過來了,一個是拿分紅,二個是找侄媳婦商量對策。
因為他發現,鵬城的項目好像不太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