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有風無法理解這些災厄的想法。
這個夢幻色生物的確不強,頂多無形無相,處理起來麻煩,但並不能夠對“人”產生太大危害。
而慈母就不一樣了。
林有風不清楚剛剛那種所謂的“英雄”究竟如何看待慈母,但他能夠隱約覺察到,慈母那具枯萎腐敗的身體裡潛藏著令人恐懼的力量。
擁有足夠強大的力量,卻對屈辱貶損視若無睹,甚至被人威脅生命,換成任何一個正常人都是直接爆了。
慈母無爭?
說是周圍的生物也會無爭,但又無法影響到剛剛那個人類。
林有風想不明白,但他能夠感受到慈母對他沒什麼惡意,也不理會他的活動,所以不再深思。
他看向這座城市廢墟的深處,那裡麵隱藏著更混沌深邃的某些事物。
未必是生物,但一定是極度凶惡的災厄。
在成為終結者後,由於終結者本就有探知傭兵的遊戲設定,所以他的感知能力非常強,能夠察覺到危險。
林有風嘗試記錄下這座城市的標誌性建築,或許能夠知道這裡的具體方位。
自從幾年前災厄陸續降臨,世界上因逃難而荒廢的城市不在少數,反正他是沒有辦法直觀地判斷出來,隻知道這座城市的高樓不多,廣告牌上的語言倒都是華語。
包括剛剛跳飛機的西裝男,同樣是華人長相。
華語城市是白天,而他的監獄是深夜,也就是說監獄小島大概在西半球。
整座廢棄的城市已經成為災厄生物的聚集地,而他來到的區域僅僅是外圍。
這些英雄似乎隻會外圍招募“災厄”演員。
和夢幻色生物交流並不容易,因為她在心智上可能隻相當於七八歲的小孩,溝通好一陣才林有風才弄懂這裡的情況。
大概幾個月前,英雄協會探索至此,發現大量災厄資源。
是的,資源。
就連夢幻色生物都從他們那裡學來了這套說法,廢墟裡初生的災厄被慈母所吸引,環繞此地遊蕩,然後被慈母接納,逐漸平靜無爭。
在英雄協會的運作下,它們陸續被輸送至人類世界。
海選,登場,落敗,拿賞。
離開此地的災厄大致就是這麼個流程,按照英雄協會的表述,能夠在電視上露臉就是好事,哪怕以失敗者的模樣落幕。
知名度。
在夢幻色生物的口吻中,無論是英雄還是災厄都需要這種東西,因為它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成長”。
尊敬、喜愛、擔憂、恐懼。
人類對雙方的情感將會以類似於“信仰”的方式具現化,但並非直接影響現在,而是乾預未來。
影響程度因人而異,平均水平是30%。
一個廢物不會因為流量站到頂峰,但站在頂峰的異能者一定有流量的助力。
初聽之下林有風便心生疑惑,既然如此就不該給災厄任何鏡頭,這樣才不會助長災厄的危害程度。
然而很快他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因為現在的時代是人類占據絕對優勢,媒體也在人類的絕對掌控中。
知名度就是資源。
同時提升英雄和災厄的知名度,然後再讓英雄擊敗災厄,知名度就得到了轉移,相當於一份媒體材料轉換為雙倍資源,並且能夠聚攏到一名英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