餛飩攤老板的話一出口,頓時就引來了周圍桌食客的附和,連聲道:“就是就是!”
“沒有明大人,就沒有如今的涇州!”
同桌的藍衫男子,放下手中的勺子,朗聲道:“前些年遭災的時候,明大人可沒少頂著壓力,給咱們涇州平民百姓放糧!”
“若非明大人,我怕是早已餓死了....”
提及“遭災”與“放糧”之時,藍杉男子的字裡行間,都是感激之情。
那可是涇州幾十年難遇的大旱呀!
地裡的莊稼,幾乎是顆粒無收....
百姓處於瀕死的邊緣,快到了易子相食的地步.....
可朝廷卻是視而不見....
還是明刺史力排眾議,頂著那巨大的壓力,開倉放糧,救活了涇州百姓!
他們的命是賤,卻一直念著恩。
彆桌的白袍中年人,接過話茬,補充道:“明大人治下,更沒有彆州的苛捐雜稅!”
“每年每家每戶,都能有不少的剩餘.....”
據白袍中年人所知,旁邊的州貪官汙吏,常常巧立名目,盤剝百姓。
誓要壓榨乾老白杏的最後一滴油水。
而反觀他們的明刺史,明大人,卻是清正廉潔,兩袖清風,愛民如子,大公無私,高風亮節,克己奉公....
誰能不愛戴這樣的父母官呢?
“明大人年年春耕之時,還會親自帶著官吏下田耕種!”
......
周圍的食客商販,越說越起勁,你一言我一語,興致昂揚闡述著他們刺史大人的“政績”。
明少遐在涇州的口碑,還真不錯呢........陳宴眨了眨眼,在心頭評價一句,抿唇輕笑,開口道:“在下聽聞明大人剿匪不利,令那驚鴻會坐大,危害鄉鄰百姓.....”
但他的還未說完,就遭到了藍杉男子的反駁:“這怎能怪在明大人身上呢?”
“分明就是那賊匪,太過於狡詐了!”
藍杉男子說得振振有詞,字裡行間都在維護明少遐....
甚至不惜將責任歸結於,匪患驚鴻會的身上!
“沒錯!”
白袍中年人亦是自發維護,附和道:“每次明大人率軍,前去圍剿驚鴻會....”
“那群賊匪就會跟滑膩膩的泥鰍一樣,鑽進深山之中,讓明大人無功而返!”
對於刺史大人的努力,他們這些人都是看在眼裡的。
絕不容許任何人詆毀!
陳宴將這一幕儘收眼底,嘴角勾起一抹似有似無的笑意,看著麵前這些出奇一致的百姓,他不由地想起了,曾經後世的某個群體.....
狂熱追星的粉絲。
它們的眼中隻有自家哥哥,絕不容許任何人詆毀自家哥哥.....
簡直太像了!
邊上一書生模樣的男子,忽然搖頭晃腦地開口:“我聽說朝廷,派下了大軍,前來涇州協助明大人剿匪!”
“而且,此次領軍之人還是,那位戡亂秦州的少年軍神!”
言語之中,一半是崇拜,一半是賣弄。
“你說得莫非是,那位文武雙全的大周詩仙?!”餛飩攤老板聽到這話,猛地一怔,詫異道。
大周詩仙的名頭,配上詩會醉酒鬥王謝膾炙人口的故事,在天官府的刻意推動下,早已傳遍了大江南北。
再加上秦州戡亂,打下的赫赫威名....
陳宴已經被塑造了“英雄”,聲名如日中天,就連販夫走卒都知其軼事。
而身處現場的“當事人”,不由地扯了扯嘴角。
他怎麼也沒想到,套明少遐的在百姓心中的評價,居然還能扯到自己身上來。
“正是那位少年英才的陳宴大人!”
書生眉飛色舞,昂首道:“今日我還看到,肖長史他們出城相迎呢.....”
肖鄰率涇州文武相迎時,這書生正在邊上湊熱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