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書寫的墨跡,一看就不是近期的,更像是數月前成書。
“兩大柱國尚在,也無法推行......”
陳宴淡然一笑,略作措辭後,如實說道:“而如今正好借著,朝政煥然一新的東風,順勢將府兵徹底變革!”
其實大塚宰爸爸沒有猜錯,這份關於府兵的卷軸,是他十一月底,詐死期間所寫的.....
而陳某人早就算好了,要在這個時候拿出來。
因為變革最大的助力,就是來自那兩位.....
宇文滬看著陳宴,忽然抬手虛指了他一下,嘴角噙著抹溫和笑意,語氣裡滿是長輩對晚輩的寵溺:“你小子!”
說罷,將卷軸隨手放在案上,身體往後靠向椅背,指了指對麵的錦凳,示意陳宴坐到自己身邊:“來與本王講講,你這改進缺陷的思路!”
不得不說,這孩子考慮得是真周全.....
也就現在可以,早了隻會放著吃灰。
“是。”
陳宴應了一聲後,雙手扶著錦凳往案前挪了挪,挨著大塚宰爸爸身側坐下,姿態依舊恭謹卻少了幾分拘謹。
他指尖輕輕點了點案上的卷軸,聲音清晰又條理分明:“此前府兵的最高指揮機構為‘八柱國’‘十二大將軍’,均為勳貴重臣,同時朝廷難以直接調度基層府兵,並且統帥對麾下府兵影響太大,也容易成為不穩定因素!”
頓了頓,又繼續道:“所以臣下以為,府兵的第一變,該是由朝廷直接管理府兵!”
府兵製源於“八部大人製”,初期士兵多為貴族及依附於貴族的“軍戶”(世代為兵,不事農耕)。
兵權實際掌握在,八柱國等軍事貴族手中,士兵對將領有較強的人身依附關係,類似“私兵”,朝廷對軍隊的控製力較弱。
而第一變的關鍵就在於,對府兵進行垂直管理,將其徹底轉變為“國家直屬士兵”。
平時為農、戰時為兵,戰後回歸農田,與將領無人身依附關係,避免了之前的軍事貴族專權的隱患。
將兵權牢牢握在大塚宰爸爸手裡!
“你說得沒錯!”
宇文滬深以為然,眸中滿是深邃,點點頭,沉聲道:“趙虔敢心懷不軌,就是因為手中握有兵權......”
“這也是本王一直以來的一大心病!”
宇文滬知曉阿宴的第一條,就是要將調兵權,牢牢掌握在他的手中。
讓將領僅在戰時臨時領兵,戰後兵權歸還朝廷。
徹底解決了自太祖時期開始的“勳貴掌兵”的弊端。
杜絕內部動亂!
陳宴指尖在卷軸上又挪了挪,語氣愈發篤定:“而府兵的第二變,則是建立折衝府!”
“減少朝廷的管理成本.....”
這一變的核心是,將折衝府確立為,府兵製下的基層軍事組織。
負責管理府兵的征發、訓練與日常管理,還有基層動員能力。
具體為折衝府負責,登記轄區內符合條件的成年男丁(府兵),在需要時按朝廷命令,征調他們出征或執行守衛任務。
戰後則解散府兵回原籍務農,實現“兵農合一”。
平時組織府兵進行軍事訓練,確保戰鬥力。
同時會儲備部分武器裝備,或督促府兵自行準備弓箭、橫刀等個人裝備,保障軍隊的戰備狀態。
“這點也很重要.....”宇文滬頷首,“阿宴,你繼續往下講!”
陳宴指尖在卷軸末尾輕輕一點:“大塚宰,這第三變該是確定十二衛,細化其對應職能!”
“臣下已經列舉出來了.....”
那所點之處,正是詳述的十二衛: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武候衛,及其細化的職能。
這一變的核心要素,就在於使府兵製的運轉,更加高效.....
陳宴這針對性的改變,抄得正是隋唐府兵製的作業。
畢竟,在均田製沒有崩壞的前提下,可是迸發出了巨大的能力,兩次席卷天下,南北歸一。
宇文滬猛地一拍案幾,眼底亮得驚人,連先前的從容都添了幾分激動:“好,很好!”
隨即,抬手拍了拍陳宴的肩膀,力道裡滿是認可:“阿宴,此次要記你一大功.....”
頓了頓,又繼續道:“待明日本王就將你這些辦法,交於阿橫來推進革新!”
說罷,他又拿起案上的卷軸,越看越滿意,嘴角的笑意根本壓不住。
就在這時,書房門被輕輕推開,身著灰色長衫的公羊恢躬身進來,手裡捧著一份文書,神色略顯凝重:“王爺,天官府送來一份加急文書,還請您過目!”
宇文滬接過文書,指尖飛快拆開,展開紙頁掃了幾眼。
方才還滿是笑意的臉瞬間僵住,眼底的光亮一點點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沉得能滴出水的慍怒。
他猛地將文書往案上一拍,紙張“啪”地響得刺耳,罕見地爆了粗口:“該死的!”
“真他娘的混賬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