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因素,讓王永良對宋念豐十分不感冒。
若讓他知道宋念豐在屋裡對閨女上下其手,怕是會氣的一邊吐血,一邊追著打罵。
“豐哥,要不我們私奔吧?”王楚玉拉起宋念豐的大手,眼中儘是柔情:“隻要和你在一起,就算出去過苦日子我也願意。”
宋念豐眉頭皺著,毫不猶豫搖頭:“不可,伯父就你一個閨女,伯母又去的早。”
“你若走了,他一人孤苦伶仃不說,還讓人笑話,如何能忍心?”
“何況我爹說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不做不孝之人,也不願你行不孝之事。”
王楚玉眼眶微紅,忍不住哽咽出聲:“那可如何是好,爹非要有功名在身之人,難道要你也去考功名嗎。”
其實宋念豐還真想過這條路,也有自信最少考個舉人回來。
但科考三年一次,就算他像賀周知那樣一路過關斬將,最快也得六年才能中舉。
到那時他二十五,王楚玉也有二十四。
且不說年齡大,等的久,光是六年時間,誰知道會發生什麼?
萬一王永良逼著她嫁人,又該怎麼辦。
難道要去搶親嗎?
那還不如私奔呢。
見王楚玉開始掉眼淚,宋念豐心疼的幫她擦去,寬慰道:“莫心急,我回家問問爹有沒有辦法。我爹是天底下最聰明的人,他一定能想出解決之道!”
宋啟山的名氣,王楚玉也是知曉的,心中不禁升起一絲希冀。
出來的時間已經很久,再不回去就惹人懷疑了。
依依不舍的一對小情侶,一步三回頭的各自離去。
回到固安村,宋念豐直接去了地頭。
見父親宋啟山,果然帶著弟弟宋念順和宋念守,在地裡除草。
等著明年春闈考進士的賀周知,也在一旁搭手幫忙。
宋念豐二話不說,脫了鞋光腳下地。
腳丫子臟了洗洗就是,可不舍得讓娘親謝玉婉親手縫製的千層底沾了泥巴。
宋念順遠遠便看到大哥來,年方十七的他,個頭幾乎趕上宋啟山了。
一身腱子肉,好似健壯的小公牛,絲毫不比大哥差多少。
前兩年村裡的婦人們,隻在田間路過多看幾眼宋念豐,如今連宋念順也要被多瞅幾眼了。
和宋念豐一樣,宋念順也麵容方正,線條剛硬。
反倒是年僅五歲的弟弟宋念守,哪怕經常下地乾活,依然白白淨淨的。
年紀雖小,卻眉清目秀。
不但習得武藝,更出口成章。
文武雙全,比兩個哥哥賣相還要好幾分,引得不少人家想來訂個娃娃親。
宋啟山一概拒絕,兒女的婚姻大事,理應他們自己做主,自己可不會做老封建老古董。
見宋念豐來了,宋念順立刻衝宋啟山笑道:“爹,我猜大哥一定又去鎮上找未來嫂子親嘴去了,說不定哪天直接給您抱個大胖小子回來。”
這孩子打小口無遮攔,十三四歲就敢調笑村婦,長大了更是放得開。
有時候說的話,連宋啟山這個當爹的,聽著都覺得躁得慌。
宋念守拔下一株田間野草,丟進背上小竹筐裡:“二哥說的不對,大哥生性本分,才不會做逾越之事。”
“你個小屁孩懂什麼。”宋念順道。
“年紀小,未必懂的就少。如蚍蜉撼樹,莫非真不懂難易?不過無人知曉其勇氣可嘉罷了,正如爹說的,透過表象看本質!”
一番話說的宋念順啞口無言,跟這個弟弟講道理,實在講不過。
有時候他都覺得納悶,弟弟咋就能聰明的跟妖孽一樣。
連十有八九要中進士的賀叔,都讚不絕口,誇其有狀元之才。
三妹宋念雲,識得琴棋書畫,如今十五歲出落的亭亭玉立,已是附近有名的才女了。
每個月來宋家說媒的,四成歸宋念雲,三成歸宋念守,兩成歸大哥宋念豐,隻有一成歸他。
有時候可能一成都不到……
宋念順不禁抓起一把雜草,武道第三境的勁力在掌間爆發,將之碾的粉碎。
他想不明白,都一個媽生的,自己差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