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啟山直起身子,汗珠順著刀劈斧鑿般的肌肉流下來,古銅色皮膚在陽光下格外顯眼。
看著滿臉期待的大兒子,他將手中雜草丟進背後竹簍,問道:“你想考功名嗎?”
雖說官場如戰場,但兒子若真想做官,宋啟山並不完全反對。
大道三千,走哪條都可以。
宋念豐有些遲疑,還是那句話。
考功名他有信心,隻是時間太久,等不及。
賀周知看出端倪,問道:“可是覺得太慢,怕那丫頭嫁了彆人?”
宋念豐嗯了聲,王楚玉已經十七,是可以嫁人的年紀了。
六年時間,實在太長。
賀周知略微有些猶豫,宋啟山似察覺到什麼,轉頭看來:“周知,你有話直說就是。”
賀周知點點頭,道:“我倒是知曉一個能快點做官的法子,就怕大哥和嫂子不願意。”
宋念豐眼睛一亮,連忙道:“賀叔你快說,什麼法子?”
宋啟山也頗為好奇,科舉三年一次,除非遇到特設恩科,否則基本不會有變化。
賀周知緩聲道:“我說的法子,就是參軍。”
“參軍?”宋念豐一怔。
賀周知解釋道:“如今邊境不穩,時常打仗,立功機會很多。武官晉升,遠比文官容易的多。八品的話,也不過驍騎校,前鋒校既可。”
“好男兒誌在四方,建功立業,正是我等報效國家的時候。”
三年秀才,三年舉人,又等了近三年準備進京趕考。
八年多的時間,賀周知也已近四十,鬢角生出一縷白發。
若真能考得進士,便是讓人津津樂道的大器晚成。
他的心態,自然也有所變化。
從當初見誰都低頭的爛賭鬼兒子,成了今日挺胸抬頭的舉人老爺。
宋念豐眼神炯炯,問道:“賀叔,要是現在參軍,晉升八品武官,最快要多久?”
賀周知搖頭道:“這個不好說,據傳有人立下大功,一夜之間便從兵丁晉升九品把總。”
武官晉升,與戰功息息相關。
戰功越多,越大,晉升的速度自然也就越快。
若無戰功,一輩子隻是小兵也不稀奇。
宋啟山微微皺眉,做文官的話他還能支持一下,做武官太危險,性命攸關。
可是看著宋念豐意動的模樣,宋啟山心中歎出一口氣。
什麼生啊死啊,在這個年紀,哪有情啊愛啊重要。
自己在這個歲數時,即便前方是刀山火海,也敢眉不皺,眼不眨的闖一闖!
罷了,罷了。
兒孫自有兒孫福,讓他出去闖一闖,未必就是壞事。
想到這,宋啟山開口道:“此事回家再議,最起碼,得讓你娘知曉才行。”
“娘會答應嗎?”
宋念豐有些不安,他聽的出父親已經鬆口,隻剩母親這一關。
兒行千裡母擔憂,何況是去參軍打仗。
宋啟山伸出大手,拍拍兒子的肩膀:“你娘是明事理的人,回家好生與她說就是,先乾活吧。”
宋念豐點點頭,沒再說話,彎腰開始拔草。
宋念順聽的蠢蠢欲動,打仗是危險不錯,可對少年郎來說,建功立業,衣錦還鄉,誰不向往呢?
何況宋念順本身就是個暴脾氣,真讓他去參軍,保準每次都衝鋒在前。
“爹,我能跟哥一塊去參軍不?”宋念順湊過來問道。
宋啟山還沒開口,後麵跟著的宋念守便道:“二哥,你若也去了,猜猜娘親會不會把雙眼都哭瞎?”
宋念順聽的表情僵硬,一個兒子去參軍,或許還能勉強接受。
兩個兒子都去了,恐怕真如宋念守說的那樣,娘親要日日夜夜擔心的把眼睛都哭瞎了。
彆看宋念順平日裡說話大大咧咧的,可在孝心上,並不比誰差。
哀怨的看了眼大哥宋念豐的背影,宋念順心裡想著,早知道也找個想嫁給大官的女子。
如今被大哥搶了先,自己怕是沒什麼機會。
娶妻生子,宋念順一點也不在乎。
他在意的,隻是能否痛痛快快活著。
一番勞作後,幾人回了家。
得知大兒子為了娶王楚玉,要參軍打仗,謝玉婉臉色發白,渾身顫抖。
她哆嗦著嘴唇,很想說兒子你好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