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館外的動靜不僅引起了周圍百姓的圍觀,同時吸引力醫館內的注意。
“盧東海,回來!”
看著周圍逐漸聚集起來百姓,蔡仲冬眉頭微皺,直接將正和王騰兩人對峙的盧東海叫了回來。
單論實力,王騰兩人自然不是盧東海的對手,畢竟盧東海是王府的人,而且能夠從王府的一眾下人中脫穎而出,實力自然不是王騰這種武功稀鬆平常,隻能給人看家護院的人可以比擬的。
但奈何雙拳難敵四手,更何況王騰兩人手裡還拿著刀,盧東海赤手空拳的,所以一時便僵持了下來,要不是蔡仲冬忽然出聲,盧東海真就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了。
而趁著這個功夫,見盧東海退回去了,王騰兩人趕緊把劉瑾扶了起來。
“彆在這浪費時間,去吧扁措叫出來。”
以蔡仲冬的反應速度,盧東海出手前他自然是能夠攔下來的,但他並沒有這麼做,顯然,他也是有意讓盧東海教訓一下劉瑾的,不過在盧東海和王騰兩人僵持住時,蔡仲冬也懶得繼續在劉瑾身上費功夫了,於是便直接給盧東海吩咐道。
雖然民間謠傳著什麼扁措隱世了的消息,但蔡仲冬卻知道,那扁措根本不是隱世了,而是把自己的身價提起來了。
如今的扁措,其實依舊住在醫館內,隻不過他隻接待達官貴人,沒錢沒權,再重的病他都不會出手,哪怕他可以很輕鬆的解決。
“是!”
聽了蔡仲冬的命令,盧東海立刻領命,直接就往醫館走去。
“攔……”
哪怕口中滿是鮮血,可這劉瑾似乎跟青白等人杠上了,都這時候了,還不忘讓人去攔住盧東海。
“等等。”
讓盧東海抓狂的是,這一次,又有人攔住了他的去路。
不過這次的來人顯然要比那劉瑾懂事的多,並沒有因為盧東海之前的出手傷人而出聲訓斥,反而對著盧東海微微一笑。
“這位公子,本醫館有規矩在先,門口不得停放馬匹馬車,凡是違反者,一律不予醫治,公子還是請回吧。”
劉恒站在醫館門口的台階上,向站在台階下的蔡仲冬拱了拱手說道。
在劉恒的眼裡,早就分清了蔡仲冬一行人的關係了,像盧東海這種,一看就是護衛,而青白背著病人,應該是一名下人,那麼剩下的蔡仲冬不用想都知道是這兩人的主子了,所以劉恒除了一開始的時候對盧東海笑了一下後,之後連看都沒看盧東海一眼,而青白更是從一開始就被忽略掉了。
劉恒作為這醫館的總管事,平日裡醫館的大小事務都是有劉恒處理的,久而久之,劉恒也養成了一股上位者的氣態。
雖然那些真正的達官顯貴不會親自來醫館看病,但醫館裡也經常會有一些達官顯貴的人來請人出診,那些人麵對劉恒的時候,大多數都客客氣氣的,時間一長,劉恒即便在知道對方可能身份顯赫的情況下,也能在和對方說話時做到不卑不亢,就如同現在和蔡仲冬說話一樣。
那些真正的達官顯貴,哪一個會親自來醫館就診?真要是家裡有人病了,也基本上都是讓大夫上門看病的,像這種親自來的,大多身份一般,最多就是有倆錢,所以才會親自帶人來看病。
而在劉恒眼裡,蔡仲冬就屬於這種人,看這又是馬車又是下人跟隨的,家裡估計有點錢,可惜在洛城沒什麼地位。
醫館畢竟隻是醫館,真要遇上那些在洛城裡地位還不錯的人來看病,醫館還不得列道歡迎,收不收錢的都無所謂,關鍵是有個人情就行。
至於像蔡仲冬這種不僅沒權還沒幾個錢的,得罪了就得罪了,剛好可以殺雞儆猴。說不定到了最後,這病彆人治不了或者不給治了,蔡仲冬來得跪著來求他們。
“你趕我走?”
蔡仲冬氣極反笑,有些驚訝的看著劉恒問道。
“嗬嗬,抱歉,醫館規矩,向來如此。而且麻煩公子給小侄賠個不是,再把小侄的醫藥費結一下,否則今天公子走的可就沒來的時候那麼輕鬆了。”
劉恒笑嗬嗬的指了指劉瑾說道。
顯然,劉恒今天是真的準備那蔡仲冬殺雞儆猴了。
按這劉恒所說的,那劉瑾竟然是這劉恒的侄子,不過經他這麼一說,那之前的事情也就解釋的通了。
要是劉瑾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看門夥計,怎麼可能這麼囂張,而且還指揮的動王騰兩人,甚至王騰兩人還有意無意的一直護著劉瑾,估計也是因為劉恒這位總管事的原因。
不過劉恒讓蔡仲冬道歉這一點卻有點說不過去了,即便是周圍看熱鬨的百姓都議論了起來。
雖說是蔡仲冬的人把劉瑾打傷了,但就算是道歉,也不應該讓蔡仲冬這個主子去道歉才對,就像兩條狗咬了架,哪有讓狗主人去給另一條狗賠禮道歉的道理。
雖然道歉是應該的,但一般也是下人之間道個歉,或者這個主子給另一個主子賠個不是,哪有掉價去道歉這個道理。
(PS:道歉這事,不要以現代思維去衡量,這是古代,等級森嚴的那種。)
“我可以理解為你在威脅我嗎??”
蔡仲冬的目光緊緊的盯著劉恒,臉上雖然笑著,但笑容卻有些冷。
“公子要這麼以為也可以,當然,公子現在大可以離去,我絕不阻攔,小侄的傷勢對醫館來說也沒什麼,隻不過公子之後想在洛城看病可就有些困難了。”
劉恒依舊笑嗬嗬的說道,但言語中的威脅意味卻極其明顯。
劉恒的話很明顯,顯然,如果蔡仲冬這時候選擇離開的話,雖然不用給劉瑾道歉也不用賠償醫藥費,但劉恒卻可以利用自己的能力讓蔡仲冬在洛城無處就醫。
反過來也就是說,如果蔡仲冬想給易書生在洛城治病的話,那麼就隻有兩個辦法,要麼現在給劉瑾道歉賠錢,然後去彆的醫館治病,要麼就是之後來這裡求劉恒放過他們。
不過隻要是個會衡量利弊的人都會知道,之後再來求人就沒有現在這麼好說話了,到時候對方在提出什麼要求或者直接不答應,那就有些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