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怕丟臉,隻得硬生生的把這股酸澀咽了回去。
蘇苗苗反倒是成了這群人中間最閒的一個。
“苗苗,那我們呢?”可就在這個時候,一道詢問聲突然在他身後響起。
蘇苗苗一回頭就看到了站在她身後的唐春蘭以及霍家其他人。
“你們沒有分組嗎?”蘇苗苗有點詫異。
“沒人願意跟我們家一起。”唐春蘭歎氣。
雖然說,這藥材的生意是蘇苗苗想出來的,可大家還是有點忌憚於霍家的身份。
一個個都想著能彆挨著就彆挨著。
“沒事,我們一家一組也可以。”蘇苗苗自然知道村民的心思。
她倒是也不怪他們,石碼頭村的村民已經很和善了,他以前聽說過,像他們這種下放的改造分子,到下放地點後,都會受到很多挫折和虐待。
甚至有很多人受不住直接尋死。
可石碼頭村的村民隻是離他們遠一點,卻從未有過苛待。
這已經是一種難得的善良了,誰不想保全自己及家人呢。
不過這麼被排擠,也不方便她後續的計劃。
不知道組織給她的獎勵什麼時候才能下來,有了組織的認可,這種情況或許就能夠好很多。
“嗯!我們家一組!”霍家人也都是心胸寬闊的,並不會因為彆人的看法就自怨自艾。
蘇苗苗親自教霍家人如何認草藥挖藥材。
而這又讓她不得不佩服霍家人的基因,從老到少,每個人的學習能力都強的嚇人。
每種藥材蘇苗苗幾乎都隻用介紹一遍,他們就能夠記住。
這樣的人才不應該繼續留在地裡掰玉米棒子,應該在更需要他們的地方發光發亮。
蘇苗苗暗想自己的腳步應該要快一點了。
蘇苗苗這組小隊學習進展是最快的,當天下午,蘇苗苗就帶著他們,和虎子那群小蘿卜頭進了一趟山。
回來的時候,每個人的背簍裡幾乎都是滿滿當當的。
村裡的村民們看到這一幕一個個都羨慕到不行。
畢竟等藥材賣出去以後買了糧食回來,都是按照貢獻值分配的。
藥材挖的多分的糧食也多,一個個學習得更認真了。
那天晚上,幾乎家家都點上了難得的煤油燈,整個村都挑燈識藥。
在這種積極的學習態度,很快就有村民小組通過了趙老頭和蘇苗苗的考核,獲得上山的資格。
有了第一組就有了第二組,不到三天的時間裡,三十多個小組就全部都通過了考核。
上山挖藥材的人多了,曬藥材的人就少了。
更重要的是,炮製藥材是一個非常細致的活。
炮製的手法不對,藥材的藥性就會大打折扣。
這技藝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學會的,蘇苗苗和趙老頭為了不浪費藥材,隻得兩人擔起了這個重任。
曬藥材的工位就空了下來,蘇苗苗想起那些每天坐在家門口麻木的老人,就跟趙老頭說了一聲。
那些老頭老太太們一聽自己還能幫上忙,頓時腰也不痛了,腿也不酸了,乾的那叫一個熱火朝天。
石碼頭村幾乎全村動員,簡直比秋收還要來的熱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