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薇發現,周泉水特彆聽馬秀兒的話,讓往東不往西,跟之前完全變了個人似的。
吃完飯之後,沈薇又去看了賀老爺子。
接下來的這些天,她每天都去各個店裡看一看,設計一些新品的蛋糕和衣服之外,剩下的時間就在空間看從章教授那兒借的關於電磁學之類的書籍。
等付師傅把她需要的材料買來後,她就花點時間準備參賽的作品。
參賽作品是需要現場製作,所以在空間試驗成功後,她還要去麵包工坊,用普通的電烤爐和設備做幾次。
付師傅對這次的比賽很用心,每天除了帶著自己隊伍裡的廚師練習外,還很關注沈薇這邊的情況。
因為比賽結果是看總分的,而這次國際大飯店定的規則,糕點製作占了總分的三分之一,所以沈薇的糕點能不能得到高分,對最終結果影響非常大。
比賽日期定在臘月二十八,評委有國內著名的大廚,還專門從法國藍帶學院請來了大廚和糕點師,京城電視台還會來錄節目,這幾天電視台和廣播站都在大力宣傳。
國際大飯店糕點師的消息也傳了出來,正是這次的評委加布裡埃爾的親傳弟子——夏曉明。
他由飯店送去藍帶學院學習了兩年,今年夏天才回國的。這次比賽糕點會給這麼高的分,除了國際大飯店有想利用這一點拿高分外,也是給足了藍帶學院麵子。
人家徒弟參加比賽,師傅當評委,材料什麼的可能都是國外來的,而且非常齊全,沈薇還是感覺到了一些些的壓力。
於是她儘可能地利用手裡的材料,充分做足準備。
像動物淡奶油、明膠,也就是豬皮凍,由於這些基礎材料製作的時間很長,所以都允許提前做好,比賽的時候直接帶過去。
還有就是創意和造型,想要讓評委不偏袒自己的弟子,那她的作品必須要非常驚豔,遠遠碾壓彆的作品。
經過一番構想,她最終確定了作品的最終形態,並且提前請人雕刻好各種模具。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紡織廠的參賽小組還召開了專門的會議,把所有要參賽的作品都做出來,一起品嘗和商量。
沈薇到的時候,參賽的幾個大廚已經準備做菜了。
一共需要呈現四道作品,一個涼菜,一個主菜,一個湯,以及一道甜品或者糕點。
涼菜和湯沈薇覺得可以,但主菜是一道蔥燒海參,雖說食材選得很好而且名貴,口味更是沒的說,但在賣相上還是顯得太傳統了。
於是她對付師傅道:“我可不可以提個小意見?”
付師傅叫她過來,就是想聽聽她的說法,於是道:“有什麼就儘管說,我相信你。”
“我覺得主菜有點不合適,”沈薇道,“不是不好吃,而是太傳統了,感覺沒有新意。”
付師傅點點頭,道:“我也發現這個問題了,但創新這種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而且風險太大了,所以我們最終決定還是保守些。”
沈薇心道現在全民開放,一切都在跟國外接軌,要的就是不能保守。
她覺得寧可冒點風險,也不能太拘泥傳統。
於是道:“這樣,我來做一道菜,大家看看怎麼樣。”
一聽她要親自做菜,做主菜的廚師感覺有點不舒服,雖然沈薇烤的麵包和蛋糕很好吃,但那跟做菜完全是兩回事。
付師傅當然希望她能給出好的建議,於是帶著她來到了廚房。
沈薇挑選了一條草魚,利索地清理乾淨,然後根據記憶裡的流程開始改刀。
她要做得是以後很流行的一道網紅菜——珊瑚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