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縣城到鄉裡是一條機耕土路,連碎石都沒鋪設。
而且因為昨晚才下過雨,整條道路都是泥濘不堪,這台拖拉機看起來也有點年頭了,四個輪胎都已經磨得光滑溜溜,遇到爬坡的時候那叫一個艱難,輪子就在原地打轉,根本爬不上去,還得車上的十幾個人下來一起往上推。
好不容易到了鄉裡,都已經過了中午,沈薇六個人在幫忙推車的時候,頭上、衣服上、鞋上都被沾滿了泥濘,看起來很是狼狽。
這都還好,關鍵是一條很短的街道空空蕩蕩的,看不到幾個人影,連個吃飯的地方都找不到。
“今天不逢集,所以街上沒什麼人。”黃芩道,“我早上在縣城買了一些饃,大家將就吃一點吧,晚上到家就能吃上熱乎的了。”
“那也得先找個地方洗洗。”杜小龍攤開沾滿泥巴的雙手,道,“不然這樣怎麼吃?”
黃芩想了想道:“跟我來吧。”
她帶著大家走出街道,順著泥濘的小路走了一段,來到一條清澈的小河邊上。
等大家都清洗一遍之後,她正準備把饃拿出來分給大家,沈薇道:“先彆急著吃饃。我看這河水麵挺寬的,要不我釣幾個魚煮點魚湯,跟饃一起吃吧。”
“釣魚?”賀西洲微微一愣,“就算能釣到魚,那用什麼煮?”
“我包裡帶了一個小盆。”
沈薇說著從背上取下背包,將手伸了進去,從空間裡取出一個搪瓷花盆。
“那釣魚竿呢?”賀西洲問。
“魚竿沒有,但我帶了釣魚線和魚鉤。”沈薇說著又拿了魚線和魚鉤出來,“魚竿就隨便找根樹枝吧。”
見她是認真的,大家立即開始行動起來。
陳琳、楊鳳和黃芩去周圍找能燒的柴火,杜小龍負責搬石頭,賀西洲負責砌一個小灶。
沈薇找了一處水比較深的地方,隨便撅了一根樹枝,綁好了魚線魚鉤。餌料就是黃芩買的饃,掰成小塊後用濃縮靈泉水浸一下就可以用。
雖然昨天下過雨,但河水仍舊非常清澈,可見度最少兩米以上。
沈薇本來以為這麼清澈的水裡不會有太大的魚,可沒想第一杆扔下去之後,用狗尾巴草做的浮漂就直接被拽進了水下,她趕緊揚竿把魚拉起來,竟然是一條兩斤多的鯉魚。
見她還不到三分鐘就把魚釣了上來,杜小龍頓時乾勁十足,搬石頭的速度至少提升了一倍。
彆說這條河裡的魚還真多,沈薇接二連三地上,那邊賀西洲的小灶剛砌好,她這邊已經釣上來五六條了,而且都是一兩斤的大鯽魚、鯉魚和土鯰魚。
她覺得每人一條應該差不多,便將魚線收了起來,在水邊把魚清理過後,拎著來到了灶台邊。
陳琳三個人也撿回來不少柴火,賀西洲挑了一些比較乾的升起了火,把鯽魚用來熬魚湯,鯉魚和鯰魚則用大張的樹葉包起來,外麵裹上一層軟泥,再放進火裡去烤。
等魚湯熬得雪白時,灶膛裡的烤魚也熟了,拆開泥巴外殼和樹葉,頓時散發出來一股濃鬱的肉香。
“開飯開飯!”
杜小龍已經餓得前胸貼後背,拿出剛剛削的樹枝筷子,每個人分了一雙。大家在石頭上坐了下來,開始品嘗這難得的野餐。
野生的魚沒有太大腥味,不需要過多的調料,隻需要沾上一點鹽就能非常美味。
沈薇一邊吃飯,一邊欣賞遠處的風景,這裡的山不是很高,但到處都是斷壁懸崖,宛如翡翠的河流在山間緩緩流淌,再加上天空的陰雲,宛如大師筆下的水墨。
把肚子吃飽,大家把火澆滅後,便沿著河岸的小路前往上遊黃芩的家。
“你家還有多遠?”吃飽喝足的杜小龍,又恢複了精神,“兩個小時能到不?”
黃芩笑著道:“按你的速度,天黑前能到就挺好了。”
杜小龍:……
就在一行人一邊欣賞沿途風景,一邊忙著趕路時,幾乎全村的人都聚集到了黃芩家的院子裡,一片吵吵嚷嚷。
特彆是幾個中年男人吵得最厲害,吹胡子瞪眼的。
“是你讓我們去挖木薯,說是有人會來收,結果鬼影子都沒見著一個!今天你們家必須給我們一個交代!”
黃芩的父親老黃頭,本來就是個本分人,被全生產隊的人找上門興師問罪,急得話都快說不出來。
“人肯定會來的……”
“這話你都說幾百遍了,人呢?”一個村民怒氣衝衝地道,“我們為了去挖這些木薯,連地裡的活兒都耽誤了!現在都白乾了,你說怎麼辦?”
老黃頭無奈地道:“你們再等幾天,興許就來了。”
“從你閨女上次回來,都過去快四個月了,你還要我們等多久?”
“就是,隻怕是你閨女也被人騙了,還連累我們跟著你家遭殃!”
“我不管你遭殃不遭殃,”一個村民道,“反正木薯是你讓我們挖的,當時說好的兩分錢一斤,現在我家挖了快一千斤,你就按兩分錢一斤全買了!”
“對,反正你說收木薯的馬上就來,你們家先買了,等人來了之後再賣給他也一樣嘛。”
見大家這個架勢,黃老頭一時也拿不定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