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課桌、講桌、椅子、黑板這些,”沈薇道,“另外還有宿舍裡的床,食堂裡的鍋灶,也要一次弄好。”
李校長不可置信地看著沈薇。
就按最便宜的來買,所有的開銷也要超過八千塊!
八千塊錢呐,他這輩子加起來都沒見過這麼多錢。要不是沈薇是黃芩帶著來的,他絕對會以為她是在開玩笑!
“沈教授,”李校長問道,“你真的要出這麼多錢,幫我們建個學校?”
“當然是真的。”沈薇道,“隻要您這邊點頭,我們馬上就去找村長商量。”
“為什麼啊?”李校長問,“我的意思是,您在大學的工資也不多吧?一下拿出這麼多的錢,你的生活又該怎麼辦?”
“李校長,這個您請放心,”賀西洲道,“她不止是大學教授,在京城還有不少生意。而且這次我們來,也是想讓八裡坡的村民幫我們種植木薯。”
“木薯?”李校長再次感到意外,“那玩意兒還用種嗎?山裡到處都是。”
“我們的用量大。”沈薇道,“其實我最早的打算,是等木薯種出來後,從賺來的利潤裡拿錢出來修建學校。但在看了你們學校的情況後,覺得學校的房子都已經是危房,所以不能再等了。”
“這樣好啊,大家互惠互利,這才是長遠之道。”李校長道,“那行,我現在就去鄉裡找我們鄉長,爭取今天把這事落實了。”
“那村長那邊呢?”沈薇問。
“對,村長那兒也要打個招呼,不過肯定沒問題,他高興都來不及呢。”李校長想了想,道,“這樣,要是鄉裡點頭了,晚上我跟村長去找你們。”
“那您路上慢點。”
“慢不了慢不了!”李校長道,“我現在恨不得直接飛過去呢。”
“李校長,”黃芩道,“還是讓朱老師跟您一起去吧,這兩天下雨,路上也不好走。”
“也行。”李校長歎了口氣,道,“我這身體也是越來越差了,要不是學校沒有老師,我早就該退休了。等這次學校重建好了,我說什麼也要回家養老了。你們稍微等下一啊。”
李校長說著拿起桌腳的鐵塊,走到辦公室門口當當當敲了一陣,把學生都收回教室後,他又去旁邊的教室把朱老師叫上,兩人迫不及待趕去鄉裡。
看著他老態龍鐘的背影,黃芩道:“李校長其實不是我們村的,他是市裡的人呢,聽說以前還是市裡一所小學的主任。後來他主動申請到我們村當校長,一當就快三十年了。”
沈薇心裡也是無比感慨。
就是因為有很多這樣的老師,所以國家在未來的幾十年裡,才能湧現出那麼多的人才,將國家建設得那般的美好。
比起這些默默無聞,卻又無比偉大的人們,她花幾個錢修幾間教室,又算得了什麼?
……
在學校等到放學,沈薇三人領著黃芪回家。
路上黃芩說起要帶她去京城上學的事,黃芩高興得像陣風一樣朝家裡跑去。
“爸,媽,大姐要帶我去京城讀書啦!”
看著她高興成這樣,黃芩暗暗慶幸自己做出了這個決定。
她在這裡出生,在這裡長大,雖然對這片連綿不斷的大山有著深厚的情感,但也深深地知道,想要在這樣的環境下把書讀出來有多艱難。
幸虧她有好爸媽,家裡再窮都會想辦法給她湊學費、生活費,就是為了她能走出這個窮山村。
現在她曆儘艱難走出去了,也是時候回報爸媽,替她們再分擔一些責任的時候了。
到家後,老黃頭夫婦對著沈薇又是一陣感激,來幫忙乾活的人則是羨慕不已,都在說她們家培養出一個黃芩,現在全家都要跟著享福了。
但老兩口心裡跟明鏡似的,十裡八鄉考上大學走出去的人不少,又有誰能像黃芩這樣回報家裡的?
有誰遇到了像沈薇這樣的教授,還能帶動大家賺錢的?
以前就算黃芩省吃儉用,把大部分的補貼都寄回來,家裡還不是一樣窮得叮當響?
所以歸根結底,沈教授才是他們老黃家,才是八裡坡村的福星!
以後隻要好好地幫她種木薯,相信大家都會賺到錢,徹底擺脫眼前這種窮困的生活。
吃過晚飯,村民們為了早點把木薯磨完,在屋簷下掛了好幾個煤油燈加班乾活,沈薇則一直在留意山下。
一直等到晚上九點過,終於看到一個忽明忽暗的火把,從很遠的地方慢慢移動過來,到了近處她便看得清了,走在最前麵的正是學校得朱老師。
他身後還跟著三個人,其中一個便是步履蹣跚的李校長,另外兩個人她沒見過。
“沈教授,成了成了!”還沒走進院子,李校長就高興地道,同時給沈薇介紹跟他一起來的兩個人,“這是顧鄉長和王書記,他們聽說你要幫我們建學校,就特意跟我一起來了!”
沈薇剛才看到這兩人的時候,還以為是送李校長回家的村民,又或者是八裡坡村的村長。因為兩個人都太樸實了,勞動布的衣服都已經洗得發白,手肘的位置還貼了兩個超大的補丁,其中一個還穿著草鞋。
哪裡能想到,竟然是鄉裡的一二把手親自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