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計定乾坤封神終章
截教擊退四聖聯軍後,並沒有絲毫懈怠,而是在通天教主的帶領下,加緊謀劃應對之策。陸少遊憑借對封神榜神秘力量的領悟,為截教製定了一個大膽而縝密的計劃,旨在給予闡教與西方教致命一擊,徹底扭轉局勢。
陸少遊將計劃詳細地告知通天教主:“教主,闡教與西方教雖暫時受挫,但必定會卷土重來。我們可利用封神榜的特性,設下一個陷阱。我已發現封神榜能在特定條件下,對特定目標產生強大的吸引力,我們可以此為契機,引他們上鉤。”
通天教主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問道:“但如何能讓他們踏入陷阱?且不說闡教與西方教如今戒備森嚴,就算有機會,又如何確保能將他們的核心弟子一網打儘?”
陸少遊微微一笑,說道:“教主,我們可放出風聲,說截教因六魂幡消耗過大,實力大減,且封神榜出現異動,似乎失去了部分力量。同時,在我截教附近一處隱秘之地,布置出一個看似是封印封神榜之所的假象,周圍設下重重禁製與陷阱。闡教與西方教得知消息後,必定會按捺不住,前來搶奪封神榜。而我們則提前在周圍埋伏好精銳弟子,待他們進入陷阱,便發動攻擊,利用封神榜的力量將他們困住,再一舉殲滅。”
通天教主聽後,眼中閃過一絲光芒:“此計甚妙,但需小心行事,不可有絲毫差錯。若能成功,我截教便可一雪前恥。”
於是,截教眾人開始按照陸少遊的計劃行動。他們故意讓一些消息泄露出去,讓闡教與西方教的探子得知。同時,在選定的隱秘之地,精心布置陷阱。多寶道人、金靈聖母等親傳弟子帶領精銳,在周圍隱秘處埋伏,等待著獵物上鉤。
闡教與西方教在撤退後,果然在謀劃著新一輪的進攻。當他們得知截教似乎因六魂幡而實力大減,且封神榜出現異動的消息後,頓時心動不已。
“這或許是奪回封神榜的絕佳機會。”元始天尊在營帳中說道。
“不可輕信,恐有詐。”老子眉頭緊皺,提醒道。
燃燈道人卻說道:“師叔,機不可失。若真如傳言所說,截教此時必定防備鬆懈,正是我們出手的好時機。況且,我們可先派探子去打探虛實。”
元始天尊思索片刻後,點頭道:“燃燈所言有理。先派可靠之人去打探,若消息屬實,我們便立刻行動。”
很快,闡教與西方教的探子潛入截教附近。他們小心翼翼地避開截教的巡邏弟子,來到了那處布置好的假象之地。隻見此處禁製重重,隱隱有封神榜的氣息傳出,周圍看似防守空虛。
探子們將消息傳回後,元始天尊等人再也按捺不住。“看來消息屬實,準備行動!”元始天尊下令道。
於是,闡教的燃燈道人、普賢真人、慈航道人、懼留孫等一眾高手,與西方教的彌勒一眾親傳弟子,組成一支精銳隊伍,趁著夜色,悄悄向那處隱秘之地進發。
當他們進入那片區域後,並未察覺到異常。“看來截教果然防備鬆懈,我們速去奪取封神榜。”燃燈道人說道。
然而,就在他們靠近那座看似封印封神榜的法陣時,突然,周圍禁製光芒大作,一道道強大的力量湧出,將他們團團困住。
“不好,中計了!”燃燈道人大驚失色。
此時,截教埋伏的弟子們紛紛現身。多寶道人手持寶劍,冷笑道:“你們這群蠢貨,今日便是你們的死期!”
金靈聖母指揮著龍虎玉如意,龍虎咆哮著衝向被困的眾人。闡教與西方教的弟子們雖奮力抵抗,但在截教的精心布置下,他們的反抗顯得徒勞無功。
陸少遊站在高處,手中握著封神榜。他運轉靈力,激發封神榜的神秘力量。封神榜光芒大放,一股強大的吸力傳出,那些被困的闡教與西方教弟子們,紛紛感覺到自己的魂魄仿佛要被吸出體外。
“這是什麼力量?”彌勒的一位親傳弟子驚恐地喊道。
燃燈道人等人全力抵擋,但封神榜的力量太過強大。在強大的吸力下,他們漸漸難以支撐。
“難道我們今日要命喪於此?”普賢真人心中充滿了絕望。
隨著封神榜吸力的增強,燃燈道人、普賢真人、慈航道人、懼留孫以及彌勒一眾親傳弟子,紛紛被封神榜的光芒籠罩,他們的魂魄不受控製地被吸入封神榜中,上了封神榜。
截教弟子們看到這一幕,紛紛歡呼起來。“成功了!”“闡教和西方教這次損失慘重!”
這場精心策劃的陷阱,讓闡教與西方教遭受了沉重的打擊。失去了眾多核心弟子,他們短期內已無力再對截教發動大規模進攻。
而在人間,隨著封神之戰接近尾聲,各方勢力的爭鬥也逐漸平息。大商在這場封神之戰中,雖曆經波折,但在截教暗中的支持下,漸漸平定了國內的叛亂。
大商的軍隊在一位年輕將領的帶領下,四處征戰,收複失地。這位將領足智多謀,勇猛善戰,他運用截教傳授的一些法術與兵法,屢戰屢勝。
在一場關鍵戰役中,叛軍占據著一座險要的城池,負隅頑抗。大商軍隊久攻不下,損失慘重。就在眾人一籌莫展之際,這位將領運用截教的土係法術,悄然改變了城池周圍的地形,使得叛軍的水源被截斷。
“將士們,叛軍水源已斷,堅持不了多久了。我們趁此機會,發起總攻!”將領一聲令下,大商軍隊士氣大振,如猛虎下山般衝向城池。
叛軍因水源被斷,軍心大亂,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大商軍隊順利攻破城池,平定了這場叛亂。
隨著一座座城池被收複,大商的領土逐漸恢複。百姓們歡呼雀躍,紛紛慶祝和平的到來。大商的君主也深知這場勝利來之不易,他開始推行一係列休養生息的政策,獎勵農耕,安撫百姓,大商逐漸恢複了往日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