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軍製,五人為伍,十人為夥,五夥為隊,統領百人者,為曲長,五曲為一營,設校尉,校尉之上是為都尉,統管千人,都尉之上,設中郎將,麾下有兩千至三千人之眾,另設軍司馬為副。
中郎將之上,才能稱為將軍。將軍又有雜號將軍、鎮軍將軍、正號將軍、重號將軍之分。
如鎮東大將軍岐伯源,他先前的職位是鎮東將軍,已經是重號將軍,在此基礎上又加封大將軍,位比三公之尊。
鎮東十二將中的飛鷹將蘇無名,官拜護軍將軍,是正號將軍,位在重號將軍之下。
同樣是鎮東十二將中的赤蟒將黃梟,出身齊州黃氏,官職為齊州鎮將,鎮守一方,是為鎮軍將軍。
至於雜號將軍,就如此時統領方信羽等義軍的鄭晟,他的官職是輔營將軍,就是一個雜號將軍。
而受到朝廷征召,成為義軍首領的方信羽,雖然在詔令中給予了暫行校尉之職的權利,可是卻終究不入軍製,甚至連伍長都不如。
隻有受命成軍之後,雖然同樣是暫行校尉之職,卻是入了軍製,也能在軍中自稱一聲“本校尉”。
所謂受命成軍,隻是為了方便軍中管理士卒,統計功勳,因此便給每五百人營起一個稱號,編入大軍名單之列,入了賬冊,功勳才有兌現的機會。
程無咎興高采烈的在軍冊之上,寫下了自己冥思苦想了十幾天才決定的營號——烈武營。
看著軍冊之上的“烈武營”三字,程無咎嘿嘿的笑著,就好像看到了今後自己的烈武營,如岐伯源當初的烏甲營一樣,成為天下聞名的精兵——烏甲精騎。
其餘的義軍首領,同樣都是意氣風發的少年英傑,興奮的在軍冊上留下自己精心準備好的營號。
輪到最後一個方信羽時,眾人卻是一陣嗤笑,在他們的眼裡,你方信羽不過是清流盧氏的家奴而已,也配與他們同列?
不過方信羽早已習慣,渾然不在意,隻在軍冊的末尾留下了獨屬於自己的營號,一個隻有自己才能讀懂的營號——怯薛營。
“怯薛?好古怪的名字。”蘇無名拿起軍冊看過一遍之後,不由得出言道。
襄城通往臨潁城的道路之上,煙塵繚繞,旌旗招展,截然不同的三色旗上各自書寫著不同的旗號。
紅底黑邊的大旗上,用金線繡著“烈武”、“程”的字樣。
藍白大旗上,卻是寫著“綏武”、“莊”的鬥大黑字。
剩下的黑旗之上,卻是用白線繡著“怯薛”、“方”的字形。
一身烏鐵甲的程無咎,斜眼瞧著方信羽的黑色大旗,一臉的古怪,把頭扭向方信羽問道:“方兄弟,你還得罪過姓薛的嗎?是江城薛家、還是海陵薛家?”
方信羽無語地搖著頭,不想把揚起來的灰塵吃到嘴裡。
程無咎眉頭一皺:“該不會是晉州薛氏吧,這倒是有些難辦,畢竟人家不僅僅是北方望族,更是皇親國戚,手裡有兵又有權,倒不是個易與的!”
“不過方兄弟你也不用把怕他們寫在旗上吧,據我所知,薛家的義軍應該是直接調到了安州鎮將薛子義的手下,會同安北將軍南宮詢一同迎戰白蓮教的正如法王。”
“唉,你也不說跟兄弟們商量商量,現在倒好,薛家人不在,你還起了個害怕薛家的營號,服軟都沒人知道,唉!”
方信羽實在是受不了程無咎的嘮叨,無奈喊道:“老子不認識什麼薛家!”
“那你這怯薛,又是怯的哪個薛,說出來,大哥替你做主!”程無咎一拍胸膛,興奮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