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從秦朝時傳下來的說法,曆史上有很多有名的煉氣士,遠的有彭祖、徐福,近的有孫思邈、張伯端。
幾千年來不少道士自稱煉氣士,可是從三豐祖師後還有誰是真正的煉氣士?”
“這是為何?”林瀟頓感驚奇,這些說法他還是第一次聽說。
“傳聞顓頊帝時期,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上古時期,西方昆侖之丘有煉氣士名曰赤鬆子,見昆侖墟頂有燭龍銜火,其光可照九重天外。
他攀援三危之山,遇西王母座下青鳥,引至昆侖宮。
西王母以玉簪劃地,現出《九轉煉氣訣》竹簡,言:“天地初開,清氣為天,濁氣為地,人在其間,當取陰陽之精。””
“赤鬆子便是道家傳說中最早的煉氣士,也是我們所有道士的祖師。”溫若塵品了一口茶水,眼中帶著恭敬。
“昆侖之丘,昆侖墟?”
林瀟又問道:“昆侖不是在新省和青省交界處嗎?”
溫若塵捋了捋胡須笑道:“那隻是一座雪山,後世人們找不到神話傳說中的昆侖墟,便尋了座高山命了個名字。”
“據《列仙傳》記載,赤鬆子為神農時雨師,能入火自燒,隨風雨上下,還常服食“水玉”,並教導神農氏修煉服氣之法。此外,傳說他還曾傳授黃帝龍蹺飛行術。”
“你覺得這種可以翻雲覆雨的大修士,會爬不上七千多米的昆侖山,還需要青鳥引渡?”
林瀟頷首,如果赤鬆子真如記載中一樣,那他一定是一位大修士,最少金丹起步,七千米的高山對金丹修士真的就如玩具一般。
“那其他的呢?或者說近代呢?為什麼五年前你們沒法修煉?”林瀟繼續問道。
溫若塵搖頭:“我也不知道,派內典籍沒有記載,但有一點可以確定,三豐祖師一定是煉氣士,他之後就沒有確定的煉氣士了,祖師的那些弟子大多也是以看相、選址、解惑等聞名。”
“所以說從那之後就沒有靈氣了?三豐大師最後去哪了?”
“有傳聞祖師雲遊到蜀地,福至心靈,候詔飛升,也有傳聞祖師坐化,享年210多歲,無論在什麼傳聞中,祖師最少活了212歲。”
“我也查找過資料,最後查到的隻有四個字?”
“什麼?”
“至今未歸!”
溫若塵說完老成在在品茶,林瀟則陷入思索中,傳聞隻能作為參考,最靠譜的就是‘至今未歸’四個字。
說明三豐祖師可能並沒有坐化,而是離開了!
為何離開?
天地靈氣的消失!
對了,一定是這樣。
林瀟把所有已知的線索歸納:從祖師編寫的《大道論》來看,他大概率是修煉天才,最少是金丹境,甚至元嬰也不無可能。
天地發生異變,靈氣開始減少,已經不足以支撐祖師繼續修煉,乃至靈力恢複速度變慢,祖師去尋找修煉之地。
那麼祖師去了哪裡?
林瀟抬頭,目光穿透房頂看向天空,會不會離開了地球?
隨後又低頭看了看腳下。
武當山比其它地方靈氣充沛,祖師肯定也發現了這一點,他會不會去尋找靈氣更加充沛的福地?
比如昆侖墟?
林瀟雙眼一眯,他覺得自己抓住了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