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老君,不知您召我前來所為何事?”太上老君目光淡淡掃過昊天,隨即直入主題。
“本座將以天庭之名,向天地眾生傳道。”
昊天聽後一怔。
“老君當真如此?”
太上老君輕輕拂塵。
“聖人從不妄言。”
昊天聞言喜出望外。
“善哉,大善!”
“老君實乃天庭之柱石。”
昊天欣然同意。
他彆無選擇!
如今洪荒之中,隻有天庭與佛門爭奪氣運。
太上老君以天庭名義傳道眾生,意味著天庭將獲得大量氣運!
這是超越西方佛門的絕佳機會!
……
對太清來說,他希望眾生整體實力迅速提升。
因此傳下聖人法門,這無疑是最好的方法!
不過昊天對此毫不知情,若他知道,定會震驚不已。
甚至難以置信!
畢竟即便是聖人親傳或遠古大能,也未曾有此先例!
將直指聖人境界的法門傳授給凡人,這如何可能?
但從昊天的角度,永遠無法理解太清的布局。
兩者格局相差甚遠!
太清未傳混元鑄道法給玄都,因他認為此法不夠高級。
太清會為玄都打造更優的混元之道!
即便太清不看重混元鑄道法,但它終究是通往混元的重要法門!
是洪荒眾生夢寐以求的存在!
無人能夠抗拒。
鴻蒙初開,三界之上,三十三重天祥雲翻湧,金光璀璨,異象紛呈。
洪荒生靈察覺此景,紛紛側目。
不久,天音回蕩:“吾乃天帝昊天,今有太上老君於天庭傳道眾生。”話音落下,洪荒震動。
當年遠古修士尤為激動:“太上老君,那可是聖人善屍!”“聖人親授洪荒大道!”“以為無緣再見聖人講道,今日卻得此機緣。”“定要前往聆聽!”……
萬壽山,五莊觀中,清風明月正侍弄人參果樹,忽聞此訊,亦是滿懷期待。
“老爺,我們是否前去聽道?”鎮元子撫須而笑:“自是要去。
聖人講道,即便往昔也難得一遇,何況現今洪荒衰敗之時。”鎮元子搖頭歎息,“我為地仙之祖,掌管地書,深知洪荒地仙界的現狀。
此地已漸式微,甚至聖路將儘矣。”
鎮元子曾為紫霄宮三千客之一,是真正的遠古大能,對洪荒的記憶猶新。
太清老子遠在天外卻願傳道眾生,令鎮元子深感敬佩。
西昆侖上,西王母聽聞天庭昭告,得知太清聖弟子傳道洪荒,心中讚歎不已。
聖人雖不得入洪荒,但此舉無疑是無上的造化,對眾生有益,卻無益於自身道統。
相比之下,其他聖人已斷絕與洪荒的聯係,更不會如此。
血海中,冥河老祖聽聞此消息,眼中閃過驚訝與期待。
他身為洪荒苟存至今、最接近聖人的存在,也是最有希望證道之人。
聖人隱退後,他的機會愈發渺茫,而如今太清老子傳道,或許正是他的契機。
北冥之地,一道巨大的陰影籠罩了整個北海。
鯤鵬睜開雙眼,心中滿是驚喜。
“聖人要傳道了嗎?”
“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啊!”
昔日巫妖大戰落幕時,鯤鵬背叛妖庭,逃入混沌。
待到封神結束,他發現聖人已經退隱。
於是返回洪荒。
原以為洪荒不會再有聖人講道,不曾想竟有這樣的機緣!聖人講道對天地而言意義非凡,對於追求提升的準聖來說更是無比珍貴。
……
火雲洞中,這裡是三皇五帝被禁閉的地方。
伏羲驚訝地說道:
“太清聖人竟然願意在洪荒傳道?”
地皇神農輕輕歎息:
“聖人的格局果然與眾不同,可惜人族根腳平庸,恐怕難以領悟其中奧義。”
神農性情仁慈,心中更多掛念的是普通百姓。
人皇軒轅手持軒轅劍,目光堅定:
“前輩不必擔憂,或許人族會有驚才絕豔的英傑,人族未必沒有希望!”
“更何況,我們也能借此機會悟道,守護人族!”
少昊、顓頊等五帝聽後紛紛點頭:
“軒轅前輩所言極是!”
伏羲聽罷也笑了:
“也許真是如此。”
伏羲擅長推演天機,隱約察覺到人族將有真正的王者降臨。
人族大地,正經曆著割裂的春秋戰國時代。
這是洪荒紀年的特殊階段,而非藍星的曆史記載,因此這一時期格外漫長。
西部的秦國,年輕的嬴政雖未完成統一六國的大業,但已胸懷天下,立誌要打破天子的舊格局,重塑人皇的輝煌,成為獨一無二、至高無上的真正人皇!
“這次講道,我定要去參加!”嬴政手持王劍,站在函穀關上,年輕的臉龐充滿自信與堅定,“隻要能得到大道傳承,就能統一天下,成就人皇之位,建立真正的萬世基業!”
……
混沌天外,極樂世界,須彌山中雷音古刹內。
梵音嫋嫋,金光閃耀,聖威浩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兩尊聖人相對而坐,身後各有功德顯現的聖人神輪。
一人神情悲憫,似有無儘愁苦;另一人身形健碩,周身庚金之氣流轉。
他們便是西方二聖,接引與準提。
接引與準提對視一眼,準提開口問道:“太清老子此舉,是否意在爭奪氣運?”
接引搖了搖頭:“無需在意,佛法東漸即將開啟,西方必將興盛,天庭不足為懼。”
準提點頭附和:“師兄說得極是。”
二人顯然並不將太清的傳道之舉放在心上。
洪荒世界中,西方靈山的大雄寶殿內,多寶如來、過去佛燃燈與未來佛彌勒相互對視,眼中都流露出疑惑。
彌勒率先開口問道:“阿彌陀佛,二位可知聖人為何有此舉動?”燃燈則平靜回應:“聖人親言,佛門興盛的量劫即將來臨,無論天庭如何行動,都毫無意義。”彌勒聞言合掌笑道:“善哉。”多寶如來輕輕點頭,未作聲。
靈山眾神雖對此持懷疑態度,卻無人將太上老君的講道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