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天道虛空,不去也罷,畢竟三清的聖人道果隱患已被解決,平日裡觀察紫霄宮就足夠了。
天道虛空之中,天道對鴻鈞的呼喚置之不理,這讓鴻鈞頗為無奈,但既然天道沒有特彆表示,應該不是什麼大問題。
鴻鈞稍作安心,正準備查看三清的聖人道果,卻忽然臉色大變——三清的聖人道果竟然消失了!
“這是怎麼回事?難道三清不再是天道聖人了嗎?”
鴻鈞雙目微閉,天道神光從眼中閃過,天道權柄隨之運轉。
鴻鈞察覺到三清的道果仍存在於天道虛空之中,但卻被某種力量隔絕,他無法觸及。
這讓他眉頭緊鎖,難以置信三清竟能將自身道果隱藏於此。
天道虛空乃天道意誌所在之地,三清是如何進入的呢?
忽然,鴻鈞心中一動,猜測或許是太清背後的那個神秘存在,為了拯救三清,強行闖入了天道虛空,從而引發天道震怒,最終降臨。
鴻鈞對此深信不疑,認為這是絕佳的機會,可以借此揪出那個神秘存在。
他迅速與天道意誌溝通,請求將三清道果恢複原狀,聲稱道果上可能留有凶手的線索,並承諾會將其徹底清除,以示天威。
話音剛落,天道意誌有所回應,一股強大的力量席卷而來。
鴻鈞激動不已,然而下一瞬,一道象征天道震怒的都天神雷驟然落下!
鴻鈞驚愕萬分,隨即被劈出了天道虛空。
天道虛空之外。
鴻鈞渾身焦黑,神情呆滯,心中滿是震驚。
他不明白為何無緣無故觸怒了天道。
若天道真有情緒,此刻定會忍俊不禁。
我助你成為合道者,你竟敢背叛於我?
天道雖未察覺三清道果的變化,但顯然這是洪荒本源的力量。
除了洪荒本源,還有什麼能瞞得過天道?
若天道意誌將三清道果恢複原狀,豈不是開罪了洪荒本源?
如此一來,又該如何與洪荒本源溝通,推動自身進化?
……
紫霄宮內,鴻鈞滿臉迷茫。
這天道的狀態與往日大不相同。
鴻鈞的感覺沒錯。
以往天道意誌冷漠機械化,按固定邏輯運行,但隨著洪荒世界的發展,如今天道似乎有了靈性化傾向。
然而這一切,鴻鈞根本無法理解。
看著天道意誌無視自己的請求,鴻鈞心沉如水。
雖然不知具體原因,但他隱約猜到,可能是洪荒世界的升級讓天道變得更強了。
而作為合道者的權柄,卻因天道的強大而被削弱。
這讓鴻鈞感到深深的危機。
天道權柄絕不能丟失!
他必須儘快領悟並掌控天道權柄。
至於三清的事,不過是一點小麻煩罷了。
鴻鈞麵容嚴肅,下一瞬化作虛影,降臨洪荒大地。
他欲與太清談判,前提是三清不得乾涉洪荒量劫的正常進程。
鴻鈞願意給予三清一段容忍的時間。
洪荒中,太清心境頗佳。
他解決了聖人果位的隱患,成功避開天道察覺,結果令人滿意。
此時的鴻鈞或許正在籌備談判事宜。
儘管太清手握天道異寶“氣運金刀”,足以斬斷天道位,成為混元大羅金仙,但他暫未行動。
他對天道規則極為熟悉,明白混元大羅金仙雖強大,卻非永生不滅,還需承受天道注視的風險。
借用天道規則,白得其利豈不更好?
此外,太清與鴻鈞為敵,不代表必須與天道為敵。
即便天道發現他與洪荒本源的關係,也可視情況調整策略。
因此,太清並不急躁。
另有一事讓太清感到欣喜,洪荒當前氣運已達49。
這一數值得益於聖人降臨、洪荒生靈實力提升及太清自身證道無極等因素。
未來,這些積極變化將愈發顯著,因太清已徹底打破鴻鈞設定的規則。
所有聖人再次回歸洪荒!
如今洪荒已非當年破碎的地仙界,完全可以容納更多聖人。
聖人越多,對洪荒越有利。
天道並不排斥聖人存在。
因此,天道絕不會允許鴻鈞繼續將聖人禁錮於天外。
這一切,其實都是太清的計劃。
他希望所有聖人都能重返洪荒。
開創聖人新紀元。
既然聖人回歸,當然要傳承聖人的道統。
整個洪荒生靈的修行速度都將大幅提高。
像西方的接引和準提,必然會全力提升西方的勢力。
在他們看來,這是為了西方的興盛。
還借此機會享受了世界升級的紅利。
殊不知,他們隻是在為太清效力。
因為洪荒生靈的所有進步都會轉化為氣運。
洪荒的氣運將迅速增長。
太清很快就能將洪荒提升至中級太極世界。
……
此時。
洪荒天地共鳴。
一道無上的天威虛影降臨。
……
道祖鴻鈞的虛影出現在洪荒。
然而眾生並未感到震驚。
畢竟之前天地意誌已經顯現過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洪荒之中,還有比這更大的事情嗎?
洪荒聖人大能紛紛猜測。
道祖虛影此次降臨,莫非是遵從天道之意?
要知道,自洪荒萬古以來,即便是巫妖大戰、封神之戰這樣的恐怖劫難,天道意誌也未曾降臨。
而如今卻突然降臨,無人知曉原因。
或許唯一的可能就是,太清聖人斬殺了道祖的惡屍,這是萬古未曾發生之事。
在眾生大能眼中,天道意誌和道祖虛影的出現,或許都是衝著太清聖人去的。
太清聖人實在太過神秘特彆了。
地府中,後土冷眼注視著鴻鈞的虛影。
那天道意誌降臨之時,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甚至無法激活聖力。
因此,她此刻下定決心,必須演化地道,成為地道之主,才能抗衡天道。
九天之上,鴻鈞虛影冷眼望著太清。
儘管他對太清有所了解,但太清的秘密顯然超出了他的預期,甚至疑似達到了混元無極的境界。
鴻鈞心中忽生一念,難道洪荒的異變以及天道意誌的顯現,竟是由太清引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