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真元之海,即內力之海,是武者文明繁榮的根本。
而魔力之海,則是魔法文明興盛的基礎。
當然,這個世界可能還存在其他未知的根源之海。
但目前,太清所掌握的僅限於此。
這些根源之海的掌控者,每一位都極為強大,都是神話大羅中的頂尖存在。
他們既是能量的本源,也是能量之海的根基。
正因為如此,神話大羅以下的強者在麵對他們時總是處於劣勢。
如果與他們修為相當的存在出手,隻需念頭微動,就能奪取他們的力量。
這就是根源之海主人的強大之處。
這也是神話大羅為何如此強大的原因。
而第二步能量轉換的目的顯然是為了讓太清早日構建自己的根源之海。
靈氣雖是一種優秀能量,堪稱萬能,但它的源頭終究掌握在其他神話大羅手中。
這意味著太清無法以靈氣作為自己的根基。
他必須尋找一種全新的、無源的能量形式。
這極其困難,畢竟太清的靈氣之海規模龐大,完全轉化為自己的根基需要耗費大量時間。
於是他決定通過各種試驗創造出一種獨特且無源的能量。
這種能量極為稀有,不過太清已接近神話大羅境界。
因此,他對能量是否有源頭一目了然。
在此情況下,他很快篩選出一些不錯的特殊能量,比如光能、熱能、動能等。
這些能量都可作為根基,且大多數世界都有它們的身影。
若太清掌控這些能量,瞬間就能晉升為頂級神話大羅。
然而,經過反複權衡,他最終放棄了這些選項。
在他眼中,那些能量雖堪稱根源之海,強大到足以助他騰飛。
然而,這終究不及他腦海中的那個奇異念頭。
“若凝聚根源之海需特定能量,那麼能量本身是否也可視為一種能量呢?世間萬物皆含能量,光能之海雖強大,與真正的能量之海相比,終究遜色不少。”
太清心中閃過一個不錯的念頭。
遺憾的是,他未能成功。
能量的概念過於龐大,且其本質極為複雜,包含太多元素。
要將靈氣轉為這種多元能量幾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這次太清隻能退而求其次,決定以源能構建自己的根基。
源能是一種獨特能量,是能量中最普遍的部分。
察覺自己無法將能量作為根基後,他轉向了這種名為源能的獨特能量。
太清之所以無法讓能量成為根基,根本在於能量本身的複雜性和非單一性。
構成根基的能量大多具備單一屬性,例如光能或靈氣。
光能純淨如光,靈氣純粹似氣,儘管變化無窮,其核心始終是光與靈氣。
但能量不同,它本質上是普通能量的特殊形態,無論光能、靈氣還是真元,皆屬此類。
所以,無論怎樣變化,其本質依然是能量。
能量的概念太過龐大和廣泛,因為它包含了許多特殊的能量,缺乏單一性,因此不適合作為根基。
然而,其中的源能卻與眾不同,它具有單一性。
源能隻是能量的一部分,但萬事萬物都蘊含能量,而所有能量中都離不開源能。
因此,源能是一種具備單一特性的獨特能量。
相比其他能量,源能更適合作為根基。
所有能量的形成都少不了它的參與,但它並非能量的全部。
顯然,源能是最適合成為根基的存在。
若太清能掌握源能,就等於掌握了多種能量,觸及了能量的核心,實力必定大幅提升。
即便他無法達到神話大羅強者的巔峰,僅憑掌控的源能之海,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經過深思熟慮,太清毅然決定創造源能之海。
他一向行事果斷,即使失敗也不後悔。
幸運的是,他選擇的源能符合構建源能之海的基本要求。
因此,他將靈氣之海轉化為源能之海的速度極快。
不得不說,找到正確方向後,許多事情往往事半功倍。
太清正是如此。
他已經明確了方向,源能之海無疑是個明智的選擇。
構建源能之海成了他當前唯一的任務。
於是,他全力以赴,投入大量精力潛心研究,認真轉化。
三個月後……
太清眼帶血絲,麵色蒼白,卻仍掛著燦爛的笑容。
毫無疑問,這次他成功了!
而且這是注定的成功。
選對方向後,他隻需堅定前行即可,其他一切都無需顧慮。
第二步最難的地方在於找到獨特的專屬能量。
起初,選擇這種能量確實困擾了他。
幸好,他的最終選擇不錯,契合了他的理念。
喜歡洪荒:從綁定本源開始證道鴻蒙請大家收藏:()洪荒:從綁定本源開始證道鴻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