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事已畢,老子起身道:“如此,諸事已了,貧道也該上路了。”
言罷,便與多寶道人一同向外走去。尹喜趕忙起身相送,送至函穀關外。
老子轉身對尹喜說道:“此處不是修行之所,你將吾所著《道德經》傳與世人之後,便去蜀中峨眉山修行。”
尹喜恭敬領命,目送老子與多寶道人遠去。
老子與多寶道人一路西行,風餐露宿,曆經諸多山川險阻,終於抵達天竺之地。
老子駐足,開口道:“就到此處吧。”
多寶道人聞聽,止住腳步,轉身對老子稽首道:“弟子遵令。”
老子微微點頭,伸手入懷,掏出一個白森森的圈子,那圈子泛著幽冷光芒,神秘異常。
老子將圈子拋向空中,刹那間,虛空震蕩,一道門戶緩緩打開,門內陰氣彌漫,隱隱可見幽冥血海的血色波濤翻湧,六道輪回的光影閃爍不停。
老子憶起上次洪荒破碎,諸多靈域皆遭大劫,唯獨這幽冥血海與六道輪回未曾受損,至今完好如初。
當下,老子施展大神通,揮手間將多寶道人投入那六道輪回之中。
待多寶道人消失在輪回光影裡,老子長舒一口氣,似是卸下了千斤重擔。
就在此時,天際忽然降下無量功德金光,那金光璀璨奪目,瑞彩千條。
卻是天道有感於老子化胡之舉,降下這無邊功德。
老子略一思索,將這些功德儘數煉入那金剛鐲內。
但見金剛鐲之上,功德之氣氤氳環繞,原本就不凡的金剛鐲,經此淬煉,竟成了一件功德靈寶,散發著神秘而強大的氣息,妙用無窮。
且說這天竺之地,有一國名為天迦羅衛國。
淨飯王王妃夜間忽得一夢,夢中見一六牙白象,象身潔白如玉,口含白色蓮花,蓮花散發著柔和的光暈,乘雲而來,徑直投入迦羅衛國王後摩耶夫人之母胎。
摩耶夫人自夜夢六牙白象入住胎後,便懷有身孕。
時光匆匆,經十月懷胎,依當地習俗,摩耶夫人在眾多侍衛護送下,返娘家天臂城待產。
當行至藍毗尼園時,園中景色清幽殊勝,樹林鬱鬱蔥蔥,百花爭奇鬥豔,一切景物皆清淨美好。
摩耶夫人手扶無憂樹之枝葉,正自休憩,忽然間,天地間祥和之氣大盛,光芒閃耀,燃燈道人於此時,自摩耶夫人之右脅誕生。
多寶道人誕生之際,瑞兆紛呈,各種殊勝妙相顯現。
大地震動,六種吉祥之震波擴散開來;帝釋梵天以各種化身示現,守護在四周;天女紛紛散花,花瓣如雨飄落;天眾奏響天樂,仙音嫋嫋,莊嚴肅穆;更有殊勝美妙之甘露天降,沐浴佛身。
此等殊勝緣起,便成了後世浴佛法會之由來。
多寶道人誕生後,邁出稚嫩的腳步,於東西南北四方各走七步,每一步落下,地麵皆湧現出寶蓮,承接佛足。
多寶道人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朗聲道:“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三界皆苦,吾當安之。”
其聲如洪鐘,響徹天地,一時間,天地震動,風雲變色。
多寶道人出生後,便成為毗羅國的太子,人稱悉多太子,又名梵巴藏。
然而,王後摩耶夫人在悉多太子出生後七天便溘然長逝。
太子遂由姨母摩提夫人精心照料和養育。
悉多太子天資聰慧異常,幼年時就已通達五明四陀,其相貌英偉不凡,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無人能及。
時光流轉,悉多太子十七歲時,娶表妹耶輸陀羅為妃,婚後不久,誕下兒子羅羅。
至十九歲時,悉多太子夜出王宮,褪去那一身華服衣冠,投身沙門,踏上了修行之路。
太子來到尼連禪河,於河中沐浴淨身,接受牧女乳糜之供養,後至伽耶村畢羅樹下,以吉祥草敷座,東向跏趺而坐,入禪定之境。
四十九日後,於十二月八日破曉時分,西方佛祖阿彌陀佛現身,降下佛印,印於悉多太子眉心。
刹那間,悉多太子豁然大悟,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世人尊稱為“佛陀”,意為覺者,佛號釋迦牟尼佛。
多寶道人成佛之後,於寂滅之境中頓悟,往昔種種,皆上心頭,明了自己前身之事。
恰在此時,老子再次現身,與多寶相見。
老子自懷中取出一圖,圖上繡繪著四件混沌之象,寶光陣陣,流轉不休。
老子對多寶道:“你即將成佛,以此圖為本,此後世上再無多寶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