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上,彩霞滿天。
孫悟空高坐水簾洞中,與牛魔王、蛟魔王等六位新結拜的兄弟推杯換盞,好不熱鬨。
洞中石桌上擺滿仙果瓊漿,眾妖王笑聲震得洞頂水簾都微微顫動。
"七弟這根金箍棒,當真是好寶貝!"
牛魔王飲儘杯中酒,拍案讚歎,"老牛我行走三界多年,還未見過如此神兵!"
孫悟空將金箍棒在手中挽了個花,得意道:"大哥有所不知,此寶乃是東海龍宮,那東海龍王送給俺老孫的,重一萬三千五百斤,可隨心意變化大小。"
眾妖王聞言,更是驚歎連連,紛紛舉杯相賀。
洞中歡宴正酣,卻不知此刻三十三天外,一場關乎三界格局的聖人,對弈正在展開。
萬佛天中,阿彌陀佛接引,端坐十二品金蓮台,目光穿透重重空間,落在花果山上那隻嬉笑的金毛猴子身上。
身旁的準提佛母嘴角微揚,對身旁的阿彌陀佛道:"師兄,我佛教護法已得神兵,是時候為他鋪路了。"
阿彌陀佛微微頷首,手中念珠轉動:"師弟且去,切記適可而止。
玄門二聖,非是易與之輩。"
準提佛母輕笑一聲,身形已化作一道金光直往太清天而去。
他前腳剛走,後腳便有一朵青雲,飄向西牛賀州,跟烏雲仙兩下裡恰好錯開。
太清天外,紫氣繚繞。
守候在八景宮外的金角童子,遠遠望見金光降臨,連忙上前行禮:"見過準提聖人,兩位老爺已在殿中等候多時。"
準提佛母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金蓮寶座微微一頓:"兩位?元始道友也在?"
金角童子恭敬答道:"正是,元始老爺半個時辰前剛到,與我家老爺商議要事。"
準提佛母眼中精光流轉,麵上卻笑意更濃:"既如此,有勞童子引路。"
他心中暗忖,元始天尊素來不喜如今佛教,今日同來怕是事有蹊蹺,須得小心應對。
八景宮內,紫氣東來三萬裡。
老子端坐中央雲床,頭頂天地玄黃玲瓏塔垂下道道玄黃之氣;
元始天尊居左,三寶玉如意橫放膝上,麵色肅穆。
二人身前太極圖緩緩旋轉,演化地水火風。
"師兄,準提此來必為那猴子之事。"
元始天尊冷聲道,"佛教狼子野心,此番斷不能讓他們如願。"
老子雙目半闔,聲音飄渺:"師弟稍安勿躁。
天道大勢不可逆,西遊傳法乃天數。我等隻需把握分寸即可。"
正說話間,宮門大開。
準提佛母足踏金蓮飄然而入,合十行禮:"見過二位道友。"
這一聲"道友"出口,殿中氣氛驟然一凝。
元始天尊麵色陡沉,三寶玉如意微微顫動,顯是動了真怒。
要知老子乃玄門首徒,眾聖大師兄,即便西方二聖已脫離玄門,也該尊稱一聲"師兄"才是。
老子卻不動聲色,抬手示意:"道友請坐。"
準提佛母含笑入座,金蓮與雲床相映成輝。
他目光在老子與元始之間遊移,心中暗喜。
方才故意失禮,正是要試探二人態度。
如今看來,元始天尊依舊性烈如火,而老子則深不可測。
元始天尊強壓怒火,直截了當:"道友此來,所為何事?"
準提佛母不疾不徐,先向老子微微頷首,才道:"貧僧此來,是為商議佛法東傳之事。
如今我佛教護法,已得定海神針,正是傳法良機。"
老子雙目微睜,一道神光閃過:"道友欲如何傳法?"
"傳法之前,需先立威名。"
準提佛母聲音漸沉,"鬨天宮、砸地府。"
六字一出,八景宮內,頓時風雷激蕩。
元始天尊猛地站起,三寶玉如意綻放萬丈光芒:"準提!你莫不是修煉夢中證道走火入魔了?
天庭乃老師所立,地府掌六道輪回,豈容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