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唐僧師徒幾人,離了寶象國,繼續西行。
正值三春時節。
但見沿途柳垂金線,桃綻丹霞,山澗邊新綠初成,野徑上落紅未掃。
師徒幾人踏著滿地榆錢,穿過蒙蒙柳絮,一路向西而行。
這日晌午時分,忽見前方一座高山拔地而起,直插雲霄。
但見那山:
嵯峨勢聳接青霄,峻嶺崔巍侵碧落。千仞崖壁如刀削,萬壑鬆濤似龍吟。
怪石嶙峋排劍戟,枯藤盤錯掛蟒蛇。幾處瘴氣迷幽穀,時聞狼嚎震空林。
唐僧在馬上看得心驚,勒住韁繩道:"徒弟們,這山險惡非常,恐有妖魔盤踞,須得小心行事。"
孫悟空聞言笑道:"師父又生憂慮。可記得烏巢禪師傳授的《心經》?"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
老孫這根金箍棒,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層地獄,什麼妖魔鬼怪敢來造次?"
八戒扛著釘耙嘟囔道:"師兄說得輕巧,前番在黃袍怪處,不也險些害師父遭難?
這山看著比那碗子山,還險惡三分哩!"
沙僧忙勸解道:"二師兄莫要爭執,大師兄神通廣大,咱們謹慎些過去便是。"
唐僧歎道:"自離長安已曆七載寒暑,不知何日才能取得真經。眼前這高山阻路,叫人好生焦心。"
孫悟空正要答話,忽聽得山坡上傳來"梆梆"伐木之聲。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綠莎坡前有個樵夫正在砍柴。那人:
頭戴藍氈破鬥笠,身穿毛皂舊衲衣。腰間束條葛藤帶,腳下蹬雙麻草鞋。
麵如鍋底生鐵色,手似鬆枝老樹皮。鋼斧劈柴聲震穀,山歌嘹亮透雲霓。
那樵夫見了唐僧,慌忙丟下斧頭,招手高呼:"那位長老且住!此山去不得!"
唐僧聞言,嚇得在馬上一個趔趄,險些跌落。沙僧連忙扶住,八戒早躲到悟空身後。
唐僧顫聲道:"徒、徒弟們,那樵夫說此山去不得,想是有甚凶險......"
孫悟空笑道:"師父莫慌,待老孫去問個明白。"
說罷縱身一躍,已到樵夫麵前,打個問訊道:"這位大哥,為何說此山去不得?"
樵夫還禮道:"長老有所不知,此山名喚平頂山,方圓六百裡,山中有一蓮花洞,洞裡住著兩位魔王,專吃東來西去的和尚。你們還是繞道而行吧!"
孫悟空眼珠一轉,故意問道:"不知是甚麼樣的妖怪?是新出道的雛兒,還是積年的老怪?"
樵夫詫異道:"你這和尚好生奇怪,不問如何躲避,倒打聽妖怪來曆?"
"不瞞大哥,老孫在靈山也認得幾位菩薩,若知道是哪路妖魔,也好請他們來收服。"
樵夫聞言大笑:"好個說大話的和尚!那魔王隨身帶著五件寶貝,任你什麼神仙來了也要發昏!"
孫悟空佯裝驚訝:"要發幾個昏?"
"少說也得三四個!"
"這倒不打緊!"悟空拍手笑道,"我們師徒一年要發七八百個昏哩!"
樵夫搖頭歎道:"你這瘋和尚不知死活。那魔王早畫了圖像,專等一個從東土來的唐僧。你若沾個"唐"字,定是有去無回!"
"巧了!"悟空故作驚喜,"我們正是從東土大唐而來,馬上坐的便是唐僧師父!"
樵夫聞言變色,急道:"快走快走!那妖怪吃人最是狠毒,先捆了蒸熟,再蘸蒜泥......"
悟空打斷道:"這吃法倒講究!隻是不知蒸的時候可會氣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