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毛色斑駁的哈巴狗,如離弦之箭般躥出,圍著孫悟空上躥下跳,汪汪之聲響徹小院。
老者聞聲轉頭,渾濁的目光落在孫悟空身上。
孫悟空見狀,趕忙雙手捧起缽盂,躬身行禮,朗聲道:“老施主,小和尚乃是東土大唐欽差,肩負重任,往西天求取真經。
路過寶方,我師父腹中饑餓難耐,特來貴府化頓齋飯,還望施主慈悲為懷。”
老者聞言,微微點頭,手中藜杖重重頓地,沉聲道:“長老,且莫忙化齋,你走錯路啦!”
聲音裡滿是關切與疑惑。
“不曾走錯!”孫悟空語氣堅定,眼神中透著自信。
老者眉頭緊皺,語氣急切:“往西天去的大路在正北處,離此有千裡之遙,你為何不沿大路而去?”
“正是走的大路,師父還在那兒等我哩!”孫悟空不慌不忙,神情自若。
“你這和尚胡說!似這般路途,便是你日夜兼行,也得走個六七日。
走回去又得六七日,卻不餓壞了師父?”老者滿臉不信,連連搖頭。
“不瞞老施主,我這才離了師父,不到一盞茶功夫便來到貴處。
如今化了齋飯,正要趁熱回去給師父做午齋哩!”孫悟空笑意盈盈,言語間透著輕鬆。
“你這和尚是鬼!是鬼!”
老者大驚失色,眼中滿是恐懼,在半信半疑間,轉身便要往院裡跑。
孫悟空眼疾手快,一把扯住老者衣袖,急道:“老施主哪裡去?快與我化些齋飯!”
“不方便!不方便!你換一家吧!”老者神色慌張,奮力掙紮。
“你這老倌好不會事兒!我來此有千裡之途,再換一家豈不是又要奔波千裡?
當真要餓殺我家師父?”孫悟空眉頭緊鎖,語氣中帶著幾分不滿。
“實不相瞞!我一家老小才,淘了三升米下鍋。
此刻還不曾煮熟,你先往彆處轉轉,稍後再來不遲。”老者滿臉無奈,苦笑著解釋。
“俗話說走三家不如坐一家,小和尚在此等會兒也無妨!”孫悟空雙臂抱胸,一副賴定了的模樣。
老者見孫悟空如此執拗,頓時惱羞成怒,舉起藜杖便朝孫悟空打去,口中還不住地叫嚷:“快走!快走!莫要在此糾纏!”
一場小小的風波,在這荒村小院中驟然掀起。
孫悟空昂首挺胸而立,任憑老者手中藜杖如雨點般砸在天靈蓋上。
那杖擊之聲沉悶如擂鼓,他卻眯著眼歪嘴憨笑,七八杖下去,竟愜意地聳動肩頭。
白發蒼蒼的老者氣喘籲籲,望著這油鹽不進的和尚,藜杖在顫抖中險些脫手:\"你這瘋和尚,莫不是鐵打的腦袋?\"
孫悟空撓著後腦勺笑得狡黠,故意把腦袋往前湊,撞得藜杖發出\"咚咚\"悶響:\"老丈儘管使力!隻是咱們得立個規矩——每一杖換一升白米,您慢慢打,老孫慢慢數!\"
老者麵色驟變,渾濁的眼珠幾乎要瞪出眼眶,他突然將藜杖一丟,跌跌撞撞後退三步,扯開嗓子嘶喊:\"有鬼!有鬼啊!\"
枯瘦的身影如驚弓之鳥,連滾帶爬衝進庭院。
緊接著便是門板,重重閉合的聲響,鐵鏈鎖門聲與婦人孩童的驚呼聲此起彼伏。
孫悟空望著,緊閉的朱漆大門,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
心中暗自思忖:\"這老兒先前還說淘米下鍋,誰知是真話假話?
常言"道化賢良釋化愚",既然他這般慳吝,老孫也不必客氣!\"
話音未落,他指尖輕撚,口中念念有詞,刹那間周身泛起淡金光華,身形如煙霧般消散。
轉瞬已立於熱氣蒸騰的廚房內,鐵鍋咕嘟作響,晶瑩的米粒在沸水中翻滾。
他掏出紫金缽盂,手腕輕抖,滿滿一缽白米飯便收入囊中,隨後駕起筋鬥雲,留下滿室飯香嫋嫋飄散。
與此同時,荒郊野嶺間,唐僧在孫悟空所畫的金光圈子裡來回踱步,袈裟被晚風掀起層層褶皺。
他手搭涼棚極目遠眺,眉間滿是憂慮:\"悟空去了許久,莫不是路上出了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