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明日天開黃道,再請禦弟老爺榮登寶殿,改年更號即可麵南稱帝。”
太師的話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美好期許,卻不知這與唐僧的本心背道而馳。
女王與唐僧攜手下輦,走進端門,朝著東閣走去。
剛至東閣,早有宮娥奏樂相迎,樂聲悅耳動聽,似在為這對“新人”慶賀。
進入正堂,隻見左首一桌素宴,右首一桌葷席,往下則隻有葷席。
孫悟空近前說道:“我師徒一向吃素,且請我師父素齋上座,我兄弟分坐下三席。”
他目光堅定,言語間不容置疑,時刻牢記著此行的目的。
女王端起玉杯,向師徒四人敬酒安席。
待師徒落座,孫悟空朝唐僧丟個眼色,唐僧心領神會,起身回敬女王一杯,也請她入座。
接著,文武群臣一起拜謝皇恩,然後依照品級各自分坐。
隨著禮樂聲漸歇,宴席正式開始,眾人舉杯暢飲,歡聲笑語回蕩在東閣之中。
豬八戒早已忍耐不住,雙眼直勾勾地盯著桌上的美食,也不論什麼糖糕蒸飯、木耳山藥,一股腦兒地往嘴裡塞,吃得滿嘴流油。
吃飽後,又連喝五六杯素酒,還大聲嚷道:“換大杯來!換大杯來!趕緊喝幾杯各忙各事去!”
他的吃相惹得眾人忍俊不禁,卻也無人敢言。
沙僧見狀,疑惑地問道:“二哥,放著宴席不吃,忙什麼事去?”
豬八戒抹了一把嘴,說道:“將軍不下馬,各自奔前程!
如今咱們招的招,嫁的嫁,取經的還得去取經!
莫要飲酒誤事,快些倒換關文趕路才是!”
他雖貪吃,卻也沒忘記取經大業,這番話倒是讓眾人對他多了幾分刮目相看。
這時,有近侍捧來幾個鸚鵡杯、蓬萊碗,眾人斟滿素酒各飲一巡。
唐僧起身,神色莊重地對女王說道:“陛下,承蒙款待,酒已夠了,還請登殿倒換關文,趁天色尚早送他三人出城趕路去。”
他的話語中帶著懇切,盼望著能儘快擺脫這複雜的局麵。
女王隨即散去宴席,與眾人一同前往金鑾殿。
到了金鑾殿,女王請唐僧在龍位上坐,唐僧連連擺手:“不可!不可!太師言說明日天開黃道才好即位,我王且先倒換關文打發他們西去。”
他態度堅決,不願有絲毫妥協。
女王便不再推讓,命人取來一把金交椅放在龍床左首,請唐僧挨座。
接著,女王接過孫悟空,遞上來的通關文書翻看,見上麵蓋有大唐皇帝寶印、寶象國印、車遲國印……
“禦弟哥哥姓陳?”女王好奇地問道。
“俗家姓陳,法名玄奘。後來唐王認我做禦弟,賜姓唐。”唐僧耐心地解釋道。
“這關文上為何沒有高徒名諱?”女王又問道。
“他三人都是半路收得,不是我大唐人物。”唐僧如實回答。
“既不是唐朝之人,為何肯隨你取經?”女王追問道,眼中滿是疑惑。
“大徒弟孫悟空,是東勝神州傲來國人氏,二徒弟豬悟能,是西牛賀洲烏斯藏高老莊人氏,三徒弟沙悟淨是流沙河人氏。
他三人皆因觸犯天條身陷囹圄,是觀音菩薩解去他三人苦難,勸善將功折罪保我西天取經,因此未在我唐國注名。”
唐僧詳細地講述著,徒弟們的來曆,每一個字都飽含著,對他們的信任與感激。
“我與他們添注法名可好?”女王問道。
“但憑陛下之意。”唐僧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