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又吩咐孫悟空:"悟空,你去尋些香燭,我好禱祝念經。"
孫悟空攤手道:"這半山中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我往哪兒討香燭去?便是拿錢也沒處去買呀!"
唐僧無奈道:"你且站過去,我撮土為香也罷!"
唐僧轉身對著墳頭念祝:"拜惟好漢:不知你一眾是何處人士於此集結。
貧僧路過此地遭攔,本是好言相勸,哪想諸位不聽,反生嗔念,結果卻遭孫悟空行凶,以致棒下喪命。
如今我已給二位掩骨盤墳,隻是荒山中多有不便,隻能折青竹為光燭,無光彩,有心勤。
取頑石作施食,無滋味,有誠真。
你二人到了森羅殿倒樹尋根,須知他姓孫,我姓陳,切莫錯告到我取經人身上......"
豬八戒在一旁打趣道:"師父,你倒是推了個乾淨,忘了我和沙僧二人更不知情!"
唐僧趕忙又撮土禱告:"好漢告狀隻找孫悟空便是,也不關豬八戒、沙和尚之事。"
孫悟空哭笑不得:"師父,你老人家忒沒情義!老孫為保你西行,一路付出多少辛勞?
你若不來取經,我也不會做你徒弟,更不會來此打殺他二人。
因此雖然是我打殺,根源卻全是在你......也罷!老孫也祝他幾句!"
孫悟空提起金箍棒往墳頭上搗了三下,大聲喝道:"遭瘟的賊盜,且聽好啦!是你先打我了七八下,接著又打七八下,我這才拿鐵棒一下把你打殺。
你且儘管去告,老孫自然也不怕——那玉帝認得我,天王讓著我,二十八宿懼怕我,府縣城隍十代閻王皆曾與我為仆......"
唐僧歎了口氣:"徒弟呀,我這禱祝全是盼你感悟好生之德,做個善良之人,你怎就如此當真起來?"
孫悟空不耐煩道:"師父,這有何當真不當真之說?——且趁早尋個人家好借宿去。"
師徒四人各懷心事繼續西行,夕陽將他們的身影拉得很長。
沒走多遠,忽見前方有一處莊院,青磚灰瓦在暮色中若隱若現。
唐僧眼前一亮,拿馬鞭指道:"咱們到那裡借宿去。"
豬八戒連忙點頭:"正是!正是,老豬肚子早餓癟了!"
唐僧下馬,整了整衣冠,獨自上前叩門。
恰好一位老者推門而出,兩人相互見禮。
老者上下打量著唐僧,問道:"僧家從哪裡來?"
唐僧恭敬答道:"貧僧乃東土大唐欽差往西天取經者,路過貴處,天色將晚,特來借宿。"
老者笑道:"唐國離此路途遙遠,長老獨自一人來的?"
唐僧回道:"貧僧還有三個徒弟一同前來。"
老者順著唐僧所指望去,待看清孫悟空三人的模樣,臉色驟變,二話不說轉身就往院裡跑。
唐僧急忙扯住:"老施主,千萬行個方便,告借一宿。"
老者戰戰兢兢搖頭擺手:"不......不像人......你徒弟都是妖怪!"
唐僧連忙解釋:"老施主莫怕!我這幾個徒弟生的是有些醜,不過都是好人!"
老者再仔細看去,聲音顫抖:"一個......夜叉,一個馬麵,一個雷公。"
遠處孫悟空聽見,大聲喝道:"雷公是我孫子!夜叉是我重孫!馬麵是我玄孫!"
這一吼,嚇得老者更是驚恐萬分,顫顫巍巍掙著要回去。
唐僧趕緊攙扶,邊安撫邊跟著進入草堂:"老施主莫怕!莫怕!他們......有些粗魯,不太會講話。"
正說話間,一個婆婆領著一個五六歲的孩童走近,問道:"老頭子為何驚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