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瞪了豬八戒一眼,解釋道:“賢弟你有所不知,我這一唱喏。
便是把此事應承下來了,就好比下了定錢,這老倌兒自然不會再另尋他人。
如此一來,這降妖除怪的功勞,可就非我莫屬了。”
唐僧在一旁微微皺眉,語重心長地說道:“悟空,凡事都要有自知之明。
倘若那妖怪神通廣大,你若擒拿不得,豈不是讓我們出家人,犯了打誑語的戒條?”
孫悟空連忙說道:“師父放心,待我再仔細問問情況,定不會貿然行事。”
老李頭見狀,問道:“長老還想問些什麼?”
孫悟空道:“貴處地勢平坦,人口眾多,並非偏僻之地,又有這麼多人家居住。
究竟是什麼樣的妖精,竟如此大膽,敢來你這高門大戶攪擾?”
老李頭無奈地歎了口氣,說道:“實不相瞞,此地原本長久安寧,隻是三年前六月間,忽然刮起一陣大風。
那時正值農忙時節,鄉親們有的在場上打麥,有的在地裡插秧,起初都以為是天氣變化,並未在意。
誰知大風過後,竟來了個妖精,把莊裡的牛馬豬羊全都吞吃了,見著雞鵝也是囫圇咽下,遇到男女更是夾活吞。
自那以後,這妖精便時常來作亂,鬨得我們是人心惶惶。
長老,若您真有本事,能替我們拿住他,我們定當重謝,不敢有絲毫怠慢!”
孫悟空聽了,沉思片刻,說道:“......這個妖怪,卻是有些難拿!”
豬八戒在一旁附和道:“當真難拿!當真難拿!
我們本就是行腳僧,如今不過是借宿一晚。
明早便要上路西去,哪有閒工夫去拿什麼妖精!”
老李頭一聽,臉色頓時變了,說道:“原來你們是專騙齋飯的和尚!
初見時,你還誇口說會移星換鬥,降妖縛怪,怎麼一說起此事,就滿口推脫?”
孫悟空連忙笑道:“妖精自然好降,隻是你這一方人家不齊心,因此才覺得難拿!”
老李頭疑惑地問道:“怎見得人心不齊?”
孫悟空道:“這妖精在此攪擾已有兩三年,不知害了多少生靈。
我想著你這裡有五百戶人家,若每家出一兩銀子,便能湊出五百兩,拿著這些銀子。
不論去哪裡請個法師來,把這妖精拘了,豈不比忍受這三年折磨強得多?”
老李頭苦笑著說道:“若說花錢請人,莊上哪家沒花個三五兩銀子,隻是這其中的苦楚,卻更是一言難儘!
前年,我們曾請得山南一個和尚來此降妖,結果卻不能得勝......”
孫悟空追問道:“怎的說?”
老李頭歎了口氣,繼續說道:“那和尚身披一領袈裟,先是焚香搖鈴,念起《孔雀經》,後又念《法華經》。
正念著,便驚動了妖邪,雙方隨即展開比鬥。
那和尚一拳搗去,妖邪一把抓來,和尚奮力抵擋。
卻不想,片刻之間,妖邪便占了上風,得勝歸去。
我們近前一看,才發現那和尚的光頭,已被打得像個爛西瓜,慘不忍睹。”
孫悟空道:“如此說來,是那和尚吃了大虧。”
老李頭無奈地說:“那和尚也隻是丟了一條性命,可我們卻更虧。
不僅先後買了,棺木為他喪葬,還打發了些銀子給他徒弟。
他那徒弟至今還在告狀糾纏,讓我們不得安寧。”
孫悟空又問:“可曾又請他人降妖?”
老李頭道:“去年,我們又請來了一個道士。”
孫悟空追問道:“那道士又如何?”
老李頭回憶道:“那道士頭戴金冠,身披法衣,手持令牌,念念有詞,施起符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