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撚訣搖身一變,竟成了一隻高千尺、長百丈的肥豕,站在山道旁像座小山。
孫悟空趕緊招呼村民把吃食堆成一堆,豬八戒也不分生熟,“呼嚕呼嚕”一口就吞進肚裡,隨後便低頭往山道裡拱去。
後邊唐僧上馬,沙僧脫了鞋襪挑著擔子跟隨。
孫悟空回頭囑咐村民:“諸位施主若念我們降妖之情,且快回去做些飯菜,給我師弟續力。”
村民們連連應允,七八百人裡一多半有騾馬,都趕著回去做飯;
剩下三百多步行的,便在山腳等候。
駝羅莊離稀柿衕有三十多裡,往返就要六十多裡。
唐僧師徒一路開路前行,等村民們做好飯趕來時,天早已黑透,師徒幾人也沒了蹤影。
村民們不舍,趕著騾馬往胡同裡追,直到次日才追上:“取經的老爺!慢行!慢行!我們送飯來啦!”
唐僧見了連連道謝:“真是一群善信之人!”
豬八戒吃了飯,又拱了兩日,正覺饑餓,村民們又送飯來了。
此時離駝羅莊已遠,師徒四人謝過村民,便繼續往西而去。
話說唐僧師徒四人,自洗淨那汙穢不堪的胡同,便踏上了坦坦蕩蕩的逍遙大道。
一路曉行夜宿,光陰似箭,轉瞬又逢炎炎盛夏。
這日正行間,遙見前方地平線上矗立著一座城池,城郭連綿,氣勢不凡。
唐僧勒住白龍馬韁繩,抬眼眺望,問道:“徒弟們,你們看那前方是什麼去處?”
孫悟空火眼金睛早已看清,聞言卻故意打趣:“師父莫不是一時忘了字?虧得你還敢領了唐王旨意,西行拜佛求經呢。”
唐僧聞言一怔,隨即麵露慍色:“我自幼皈依佛門,飽讀千萬卷經卷,怎會不識得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既識得字,那城頭之上,杏黃旗上的三個大字,怎就認不出來?”悟空挑眉笑道。
“你這潑猴!休要胡言!”
唐僧氣道,“那旗子被風吹得獵獵亂擺,字跡模糊,縱然有字,這般距離也看不真切!”
“哦?怎的老孫就能看得一清二楚?”悟空攤手道。
一旁的豬八戒與沙僧齊齊開口:“師父,莫聽大師兄搗鬼!
這般遠的距離,連城池輪廓都瞧不分明,怎可能看清旗上的字號?”
悟空哈哈一笑,朗聲道:“那旗子上,分明寫著‘朱紫國’三字!”
唐僧聞言,沉吟道:“這朱紫國,想必是西方法界的邦國。
既已至此,咱們需進城倒換關文,方可繼續西行。”
不多時,師徒四人行至城門前。下馬、過橋,緩緩步入三門之內。
隻見城中街市上車水馬龍,行人熙攘,男女老少個個衣冠整齊,神態從容,器宇軒昂,那繁華氣象,竟絲毫不亞於大唐盛世。
街兩旁做買賣的商販,見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人樣貌清奇——
一個毛臉雷公嘴,一個長鼻大耳,一個藍麵卷發,紛紛丟下手中營生,圍上前來爭相觀看,指指點點。
唐僧見狀,趕緊低聲囑咐:“都低頭行走,莫要引人注目,更不可闖禍!”
豬八戒素來聽師父的話,聞言趕忙把那長鼻子往懷裡縮了縮,沙僧也垂首斂目,不敢仰視。
唯有孫悟空,對師父的話充耳不聞,依舊東張西望,好奇地打量著這異國風情。
人群中,有懂禮數的,看了幾眼便轉身回去忙活;
也有那遊手好閒的潑皮無賴,圍著師徒幾人嬉嬉鬨鬨,更有甚者,竟朝著他們丟起了磚石瓦塊。
喜歡西遊:吾破池而出,掀翻靈山請大家收藏:()西遊:吾破池而出,掀翻靈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