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太歲被漫天煙火,與黃沙裹住。
隻覺熱浪灼膚、沙礫打臉,連眼睛也睜不開半分。
他踉蹌著東奔西撞,喉嚨裡發出驚恐的嘶吼。
正待走投無路時,忽聞半空中傳來一聲清越斷喝:“孫悟空!我來也!”
那聲音穿透煙火,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慈悲威嚴。
孫悟空聞言回頭,隻見雲端上立著一位菩薩。
身披紫褐袈裟,左手托著羊脂玉淨瓶,瓶中甘露晶瑩欲滴。
右手執著青翠楊柳枝,正輕輕蘸水往下方揮灑。
他趕忙將腰間金鈴,往衣襟裡掖了掖。
斂了頑劣神色,合掌躬身便拜:“弟子拜見菩薩!”
觀音菩薩指尖微傾,幾滴甘露灑落,如斷線珍珠墜向地麵。
說也奇絕,那狂暴的煙火,遇著甘露便如冰雪消融,霎時間熄滅無蹤;
漫天黃沙也似被無形大手拂過,紛紛落地歸塵。
周遭頓時風停霧散,隻剩一地狼藉。
孫悟空叩首問道:“不知菩薩法駕臨凡,弟子有失遠迎,望菩薩恕罪!
敢問菩薩此番前來,欲往何處去?”
觀音菩薩目光落在,狼狽不堪的賽太歲身上。
語氣帶著幾分無奈:“我特來收歸這個孽畜。”
“哦?這孽畜究竟是何來曆,竟勞動菩薩親自前來收服?”孫悟空好奇追問。
“它本是我另外收的一隻,座下坐騎金毛獸,”
觀音輕歎一聲,“隻因看管它的牧童一時盹睡疏忽。
這孽畜,便咬斷鐵索逃下界來,到朱紫國與那國王消災來了。”
“菩薩這話可說反了!”
孫悟空一聽便急了,直起身道,“它在此地霸占皇後、欺淩君王。
所作所為傷風敗俗,分明是給國王添災加難,怎說是消災?”
“你有所不知。”
觀音緩緩道來,“當年朱紫國先王在位時,如今的國王還是東宮太子。
他年少時喜好打獵,一日在落鳳坡前。
見西方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所生的一對雀雛,停在坡上歇息。
竟一箭射傷了雄孔雀,那雌雀帶箭飛回報信。
佛母動了嗔念,吩咐要讓這國王‘拆鳳’三年——夫妻分離之意。
我這金毛獸,當時恰在場聽聞此言。
此番下界騙走皇後,正是應了那三年之劫,替國王消了佛母的責罰。
如今三年期滿,也多虧你前來解救國王困境。”
孫悟空聽完仍有不甘:“菩薩,縱使有這般前因。
可它玷汙皇後、敗壞綱常卻是實情!
就算菩薩親臨饒它死罪,活罪也斷斷不能免!
不如讓我打它二十鐵棒,出出這口惡氣,您再帶它回去,如何?”
“悟空,”
觀音溫言勸道,“你既知我親來,且看在我的麵子上,一並饒了它吧。
這也算你一份降妖之功,若是動了棍子,它可就活不成了。”
孫悟空雖心有不甘,卻不敢違逆菩薩之意。
隻得再拜:“既如此,便依菩薩吩咐。
隻是還請菩薩將它帶回,好生看管,切莫再讓它私自下界為禍人間。”
觀音頷首,轉而對著賽太歲厲聲喝道:“孽畜!還不快快現出原形!更待何時!”
那賽太歲早已嚇得魂不附體,聞言連忙就地打了個滾。
一身妖袍褪去,化作一隻金毛遍體、獠牙外露的妖獸。
乖乖走到觀音麵前,伏身請她騎乘。
晴空萬裡的天際,忽然掠過一片陰霾。
烏雲仙攜著沉沉煞氣憑空現身,手中混元錘裹挾著風雷之勢轟然砸下。
那孽獸連哀嚎,都未來得及發出,便已化為飛灰,慘死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