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去,卻正是時運相逢真太歲,又遇喪門吊客星。
古經有雲:“泰極否還生”,那群妖沿途伺候得極為周到,三十裡一設齋,五十裡一擺宴,天色未晚便請師徒安歇。
四人連日來三餐合口,夜宿安穩,漸漸便放鬆了警惕。
如此西行約四百餘裡,那日悟空正舉著鐵棒在前引路。
忽然望見前方一座城池,城頭妖氣衝天。
他猛地“哎呀”一聲,竟驚倒在地,一時掙挫不起。
這猴頭向來天不怕地不怕,怎會有如此失態之舉?
正驚懼間,耳後忽有風聲襲來,孫悟空急忙轉頭。
隻見那三大王挺著畫杆方天戟,惡狠狠地朝他砍來!
他連忙一個翻滾爬起,舉金箍棒便與那妖精戰在一處。
兩人各懷怒火,也不多言,棒來戟往,殺得難解難分。
幾乎在同一時刻,大大王一聲暴喝,舉鋼刀劈向豬八戒;
二大王亦晃動長槍,與沙僧纏鬥起來。
三個魔頭對上三個徒弟,在城外舍命相搏。
那十六個小妖趁亂一擁而上,扛起唐僧、牽著白馬、挑著行李,飛快地往城裡奔去。
到了城門下,有小妖回頭大喊:“大王爺爺!妙計成了,抓住唐僧啦!”
城中小妖連忙打開城門,把人迎了進去,又低聲喝令:“大王有令,不得喧嘩!
唐僧膽小,受了驚嚇,肉就酸了,不好吃了!”
群妖歡天喜地將唐僧,抬到金鑾殿,忙不迭端茶送飯“伺候”。
可那唐僧早已嚇得魂不守舍,昏昏沉沉地坐在殿中。
望著空蕩蕩的大殿,隻覺舉目無親,絕望不已。
話說那獅駝嶺三魔與孫悟空兄弟,在城東半山處殺得昏天黑地。
這場爭鬥,端的是“鐵刷帚刷銅鍋——家家挺硬”,隻見:
六般體相六般兵,六樣形骸六樣情。
六惡六根緣六欲,六門六道賭輸贏。三十六宮春自在,六六形傷恨有名。
這一個金箍棒,舞得千般解數,金光閃爍間似有雷霆滾動;
那一個方天戟,使得百樣崢嶸,寒芒乍現時如見蛟龍翻騰。
豬八戒的釘耙凶更猛,每一耙下去都帶起陣陣風嘯;
二怪的長槍俊又能,槍尖點處總似有靈蛇吐信。
小沙僧的寶杖非凡,帶著護主的決絕,恨不得一棒定乾坤;
老魔頭的鋼刀快利,藏著噬人的狠戾,舉手間便要索性命。
這三個是護衛真僧的無敵將,那三個是亂法欺君的潑野精。
起初尚可周旋,向後愈發凶狠。
六人都使起升空法,雲端裡各自翻騰如電。
一時間吐霧噴雲遮得天地昏暗,隻聞哮哮吼吼的廝殺聲震得山搖地動。
這般纏鬥直打到天晚,半空中風霧愈發濃重,伸手難見五指。
豬八戒本就耳朵肥大,昏暗裡時常遮住眼皮,視線受阻,漸漸招架不住,隻得倒拖釘耙敗陣而逃。
大大王見狀,哪肯放過,乘勝追擊,舉起鋼刀便追。
豬八戒避讓不及,被刀刃掃過,斷了幾根鬃毛。
緊接著就被大大王一口叼住,甩在城裡金鑾殿上,交由小妖嚴加看守。
大大王解決了豬八戒,又轉身回半空助戰。
沙僧見他去而複返,本就力有不支,此刻更添幾分心怯,虛晃一棒便轉身要逃。
卻被二大王一鼻子卷個正著,也丟進了金鑾殿,與豬八戒作伴。
孫悟空見兩個兄弟接連被擒,隻剩自己一人獨戰三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