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任的總指揮,我們還沒機會深入交流。”
孫連城表示自己一直期待這次談話,隻是李達康實在太忙。
李達康隨後正色道:“光明峰項目總投資兩百八十億元,涉及眾多國企和知名民企,大家都關注著進展。”
李達康語氣嚴肅地繼續:“這是我市的重要工程,我們必須確保萬無一失。”
“特彆是經過了一一六事件之後。”
孫連城內心其實一直渴望有所作為。
他深知這一切。
若非丁義珍從中作梗,他早已將光明峰項目經營得蒸蒸日上。
他並非毫無追求,隻是受製於資金不足。
很多時候,他也缺乏決策權。
於是孫連城緩緩對李達康說道:
“李書記,我理解您的擔憂。”
李達康語重心長地說:
“連城,我和丁義珍也談過這些。”
“可他又是如何回報我的?”
“隻顧往自己口袋裡裝錢。”
“所以要成就事業,首先得自身過硬。”
“丁義珍這小子。”
“讓我們都失望了。”
“真是讓人寒心啊。”
“現在跑國外逍遙去了。”
“給我們顏麵掃地。”
“所以你,孫連城。”
“不能再讓我失望了。”
孫連城聽後,態度堅定地回應:
“李書記,請您放心。”
“絕對不讓您失望。”
李達康輕聲說道:
“連城,今天我們就立個君子之約。”
“你那邊出問題了,我這個書記擔責。”
“我會主動辭職。”
“但如果你手下人出事了,我就追究你的責任。”
孫連城嚴肅地表態:
“李書記,今天就簽軍令狀。”
“一定要把光明峰項目做好。”
李達康邊喝茶邊說道:
“連城,這次的大風廠事件。”
“絕不可掉以輕心。”
“雖然暫時穩住了。”
“但可能會反複。”
“甚至有失敗的風險。”
孫連城認同地說:
“李書記,反複的情況我明白。”
“總有些人不會滿意。”
“翻船的情況應該不至於吧?”
“畢竟我們現在已經大致掌控局勢。”
李達康開口道:
“你忘了山水集團還在那裡。”
“今天我就把事情全攤開來說。”
“先期墊付的安置費並非無償。”
“這筆錢必須收回。”
“不然我沒法向上級交代,也對不起基層的努力。”
“山水集團本不該承擔這部分支出。”
“肯定有人會借此生事。”
“到時我們就被動了,還會影響光明峰項目的推進。”
孫連城回應說:
“李書記,這點我清楚。”
“我們的錢該怎麼追回?”
“是從高小琴的山水集團扣嗎?”
李達康轉過身,坐在孫連城旁邊,萍易近人地說道:
“把這筆錢計入征地費用裡不就解決了?換個說法而已。”
孫連城直截了當地問:
“李書記,這麼做的話,山水集團可能不承認啊。”
“高小琴一向強硬。”
李達康果斷回應:
“這有什麼難的?山水集團不認賬沒關係,光明峰項目的地不隻他們一家。”
“找另一家公司,把地拍賣掉不就行了。”
孫連城繼續解釋:
“李書記,事情是這樣的。
丁義珍在職時,以光明區名義和山水集團簽過合同。”
“您也知道,山水集團這種狀況,不止他們一家。”
李達康指著孫連城說:
“連城,你現在是新上任的負責人。”
“把那些不合規、不合法的,行賄受賄的事處理好。”
“所有成果都交給他。”
“我們不認可他。”
“重新開始一次。”
孫連城顯得有些為難,看著李達康期待的眼神,他開口道:“李書記,我明白。”
“那我試試看吧。”
李達康鬆了口氣。
隨後他又坐下來,慢慢對孫連城說:“連城,還有件事得跟你說。”
“趙東局跟我說的。
你打算讓光明區分局局長常威調到市局工作?”
“這樣的常威,能做好嗎?在他轉變對群眾的態度前,不適合安排在窗口單位,這很不妥。”
孫連城表示會重新考慮常威的安排。
李達康繼續說道:“還有大風廠的事,鄭西坡他們的集體創業項目,區裡必須全力支持。
老同誌陳岩石很重視,還打算擔任新大風集團的顧問。”
孫連城回應:“這事陳老也跟我提過,我也表明了支持態度。”
“說實話,我擔心的是這些工人。”
孫連城接著說,“他們恐怕成不了大事。
現在是市場經濟,有能力的人都去單乾了,誰還會帶著他們?剩下的是什麼都不懂的工人,隻會乾活。
我怕剛成立就會破產,到時候帶人來找麻煩,那就麻煩了。”
李達康回答:“正因為如此,他們集體創業才更顯珍貴。
目前我們隻能支持,先幫他們渡過難關再說。”
喜歡名義:拒絕梁璐,靠鐘小艾鎮漢東請大家收藏:()名義:拒絕梁璐,靠鐘小艾鎮漢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