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委裡就沒有立場模糊的人?”
“你以為他會冒險為你開脫?”
“那怎麼可能?”
“他身處高位,顧慮眾多。”
“當初選你是他親自決定。”
“若現在還強勢維護你,豈不是授人把柄?”
“僅憑現有證據而言。”
“你侯亮萍無疑是個徹頭徹尾的分子。”
“難道要讓沙書記庇護這樣的分子?”
侯亮萍點頭附和:“確實如此。
總不能讓省尾書記因我一人而與眾人交惡。”
“畢竟他還需顧及自身前程。”
“我隻是個小角色罷了。
何必讓彆人陷入困境。”
季昌明笑道:“你這孫猴子懂就好。”
漢東省省尾季昌明的辦公室內。
侯亮萍還有個疑問未解:“季檢,為何派呂梁過來?”
“此事你豈會不知?三個月前,陳海卸任反貪局局長,他對我一直心存芥蒂。”
季昌明正色道:“個人情緒不應影響組織決策。
我相信呂梁同誌能保持理性。”
“或許他早已釋懷。”
侯亮萍冷言道:“釋懷?我看未必。
您為何不找個與我無怨無仇之人,比如林副檢察長?”
季昌明指著他斥責:“你隻知一時機靈,卻糊塗至此。
呂梁身為紀檢組長,派他來理所當然。
林副檢察長並非紀檢人員,若派他,旁人會如何議論?”
侯亮萍歎道:“罷了,看來你們有意針對我。
三個月了,我們的對手何等厲害,你也心知肚明。
他們定會窮追不舍。”
季昌明語氣淩厲:“侯亮萍,你算什麼?不是自稱孫猴子嗎?這點困難便讓你退縮?”
"如果你真是個無能懦弱的人,就從檢察院離開。”
侯亮萍直截了當地回應:"這句話我很認同,不用多說了。”
"打電話,讓他們來找我較量。”
季昌明放下電話後說:"你不打算彙報審訊劉新建的情況嗎?"
侯亮萍回答:"有什麼好彙報的?我在審訊時,您不是一直在旁監督?"
季昌明提議:"我建議審訊劉新建的人不要換,繼續由陸亦可負責到底。”
他又補充:"我最後提醒一句,你有時間去找陳岩石聊聊,把你的狀況告訴他。
他是前檢察長,也是大風廠的顧問,和蔡成功關係密切。
如果你想自證清白,與大風廠劃清界限,他或許能提供幫助。
另外,做好最壞的心理準備,畢竟我們可能會失敗。”
……
呂梁的辦公室裡。
肖鋼玉擺出姿態對呂梁說:"老呂,侯亮萍的案子是大案要案,必須高度警覺。
沙瑞金書記和高育良書記都非常重視。
反貪局局長竟然做出那種事,怎麼向群眾交代?季昌明是不是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呂梁回答:"老紀,你也清楚,他喜歡有能力的人,可能對侯亮萍有點縱容了。”
肖鋼玉附和:"確實如此,實名舉報且證據確鑿,把他關押都不過分。
但如今季昌明連都不願意做。
我擔心他是不是有意包庇侯亮萍?"
呂梁趕緊為季昌明解釋:"不會的,季昌明的能力很強,這一點你可以放心。
而且侯亮萍是高育良書記的學生。”
高育良書記未曾出麵為他擔保。
肖鋼玉表示:“這正是高育良書記令人敬重之處。”
呂梁則歎息道:“恐怕侯亮萍的問題相當嚴重。”
隨即,呂梁接到季昌明的來電,通知他們前往。
片刻後,二人來到季昌明的辦公室。
肖鋼玉直截了當地向侯亮萍發問:
“侯亮萍,我們同屬檢察係統,無需兜圈子。
沒有確鑿證據,不會找你談話。”
侯亮萍冷靜回應:
“老肖、老呂,這麼說來,我現在成了嫌疑人?”
呂梁答道:
“不錯,根據現有情況,你確實存在違法嫌疑。”
侯亮萍說道:
“既然如此,還談什麼?直接立案調查吧。”
季昌明提醒侯亮萍保持冷靜,避免情緒化,發言需謹慎。
呂梁繼續說道:
“侯局長,我們知道你近三個月非常努力,成績顯著。
但功不能掩蓋過錯,你要正視自身問題。
從季檢到我們,沒人有意針對你,希望你不要有抵觸心理。”
肖鋼玉補充道:
“亮萍同誌,希望你不要有抵觸情緒。
組織上秉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公事公辦。”
隨後,他代表組織提問:
“首先一個問題——”
侯亮萍立即打斷:
“抱歉,老肖,我現在無法回答任何問題。
你說得對,我們都是行家,不必隱瞞。
我辦過不少案件,從未開口。
你們不妨試試無供詞破案,看看結果如何,之後直接宣布即可,我好安心休息。”
呂梁實在聽不下去,皺眉說道:“侯亮萍,你未免太過自負。”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侯亮萍冷哼一聲:“我不是自負,呂梁同誌,這是我的底氣。
我從不畏懼無端指責,拿出證據來即可。”
肖鋼玉聞言拍案而起,將文件甩在桌上,怒氣衝衝地道:“老季,你瞧他這副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