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達康並非易被擊垮之人。”
“自有政治手腕應對。”
“麵對孫連城事件,必會施加報複。”
“此乃對其權威的公然挑釁。”
“李達康絕不會坐視不理。”
“不過細細思量,”
“此事背後或另有隱情。”
“或許是一場之戰。”
“孫連城此次對抗李達康,”
“未必是個人行為。”
“極有可能是與他誌同道合者發起的政治反擊。”
“畢竟李達康麾下對他不滿者不在少數。”
“隻是這些與我們無乾。”
“反正是他李達康的事。”
“讓他自己解決就好。”
“誰讓他這麼多年來獨斷專行?”
“一直搞一言堂。”
祁銅煒附和道:“育良書記,您說得對。”
“李達康勢力越弱,對我們越有利。”
“依我對沙書記的了解,這次他心裡應該會對李達康有所不滿。”
“李達康雖然身為改革先鋒,但確實不太會用人,識人方麵也有問題。”
“而且始終是一言堂。”
“我覺得沙書記可能會有所行動了。”
“不可能再任由李達康這樣下去。”
“很可能需要找個能監督李達康的人了。”
漢東省省尾,高育良的辦公室。
高育良聽完後沉思著說道:“銅煒,你分析得不錯。”
“咱們這位沙書記最擅長的就是駕馭下屬。”
“你看現在跟李達康搭檔的紀萍書記張樹立,完全是軟弱無能。”
“李達康說什麼,他就隻能點頭哈腰。”
“這種人怎麼履行職責?”
“這反而助長了李達康的氣焰。”
祁銅煒點點頭,腦海中忽然閃過一個念頭:
既然孫連城已經和李達康鬨翻了,不如加入漢大幫?
孫連城也算有能力,若能進入漢大幫,對自己未來的發展也不錯。
於是祁銅煒對高育良說道:“育良書記,我有個想法。”
“不知道該不該說。”
高育良答道:“銅煒,師生之間沒什麼不能說的,有話直說。”
祁銅煒接著說道:
"老師,我認為可以這樣。”
"你覺得孫連城這個人還不錯吧?"
"各方麵條件都很優秀。”
"他跟李達康已經鬨翻了。”
"這樣自然沒法繼續留在京州。”
"而且他對李達康肯定恨極了。”
"所以我有個想法。”
"我們是不是該幫幫他?"
"讓他加入我們的漢大幫。”
"這對您日後用人也會多一個選擇。”
"畢竟咱們係統裡大多是政法背景的官員。”
"在城市管理上有些欠缺。”
"孫連城確實是個人才。”
高育良聽完後沉思片刻說:
"銅煒,你說得很有道理。”
"這一點我很認同。”
"即便我願意幫忙,"
"目前這種狀況怎麼幫呢?"
"他不過是個光明區區長。”
"還是李達康的人。”
"我似乎插不上手。”
祁銅煒則給高育良出謀劃策:
"育良書記,您可以直接找沙書記。”
"就說看完孫連城的視頻後。”
"舉出他的具體事跡。”
"表明您的惜才之心。”
"相信沙書記會認真考慮孫連城的後續安排。”
"而且這還能讓我為您在瑞金書記麵前加分。”
"同時削弱李達康的影響力。”
"這不是一舉兩得嗎?"
高育良聽後笑了。
但他也表達了顧慮:
"銅煒,你的方法雖好,"
"但怕我做好事卻沒讓孫連城知情。”
"畢竟以後要為我所用。”
"得讓他明白我的好意。”
祁銅煒回應道:
"育良書記,請放心。”
"這事交給我就行。”
"我相信孫連城定會感恩戴德。”
“隻要這事能成。”
“我相信孫連城以後會一心一意為您效力。”
“而且我們完全可以信賴他。”
“這麼多年以來,他從不。”
“回顧他的履曆,連六十塊錢的凳子費都主動退還。”
“這樣的人不會出問題。”
“並且他還能辦實事。”
“用起來得心應手。”
高育良聽後頗為滿意地說:
“銅煒,還是你考慮得周到。”
“你真是老師的好幫手。”
“就這麼定了。”
“我現在就去找瑞金書記。”
“不能讓李達康搶先一步。”
“要是孫連城真的調到少年宮,再想提拔他就難了。”
說著,祁銅煒也站起身說:
“好,育良書記,就這樣吧。”
“我們分頭行動。”
“我去見孫連城,他現在正賦閒在家。”
“已經暫停工作。”
說完,兩人一同離開辦公室。
各自分頭行事。
——新人求支持,求鼓勵!
漢東省省尾。
高育良辦公室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高育良稍作思考,覺得不宜操之過急。
於是叫住祁銅煒說:
“銅煒,你先彆急。”
“等我和沙書記商量後再行動。”
“否則若沙書記不同意對孫連城的安排,事情就麻煩了。”
“畢竟他在大風廠事件中確實推諉責任。”
“說不定陳老會讓沙書記考慮下放孫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