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田國富心頭一震——他怎可能監督同級彆的沙瑞金?在漢東,後者是無可撼動的存在。
這種監督不過是紙上談兵,根本無法落實。
但此刻,田國富必須表現出信心,否則無法打消易學習的疑慮。
他強作鎮定,堅定地答道:“可以,我一定能做到!”
這件事擺在明麵上,他必須做到。
否則就是工作不到位。
他的職責存在問題。
說歸說,做歸做。
儘管如此,田國富依然有自己的底線。
但此刻,他隻回答:“易學習,可以。”
於是田國富帶著一絲玩味的笑容說道:
“易學習,你這是在點我的穴位啊。”
“好,我來回答你。”
“作為省紀委書記,我田國富首先要帶頭做到要求下級各級紀委去做的事情。”
“打鐵還需自身硬。”
“老易,我們的責任是什麼?”
“是在京都,在組織領導下,堅持組織管理組織的原則。”
“嚴格治理組織的核心。”
“解決漢東省各級紀委存在的突出問題。”
這時,易學習被田國富的話震懾住了。
最後問道:
“你真的能做到嗎?”
田國富嚴肅地回應道:
“軍中無戲言。”
聽罷,田國富給了易學習一劑定心丸。
他的回答很巧妙。
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用了委婉的措辭。
因為他清楚自己無法做到,卻又希望易學習相信他能做到。
這就是田國富唯一的選擇。
結果也顯而易見。
易學習聽完後說道:
“既然這樣,我服從組織的安排。”
聽到這句話,田國富鬆了口氣,說:
“這就對了。”
畢竟這是沙瑞金親自交給田國富的任務。
要是完不成,他沒法向沙瑞金交代。
所以得知易學習同意了,田國富非常高興。
而易學習一臉憂慮地說:
“我壓力很大。”
田國富感同身受地回應:
“老易,我們一樣。”
“你的壓力大,我的壓力更大。”
“我們必須做好本職工作。”
“才能讓漢東的未來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兩人握手,彼此欣賞。
田國富雖懷有私心,但此刻表現得極為出色。
漢東省省尾。
沙瑞金辦公室。
省尾書記沙瑞金邀約省尾、京州書記李達康至其辦公室。
室內簡潔而莊重,窗外是大院裡的綠意盎然。
沙瑞金端坐辦公桌後,麵露微笑,目光沉穩,自帶威嚴。
他今日召李達康前來,欲談及孫連城與易學習之事。
畢竟,該敲打敲打了。
李達康步履沉穩入內,神色間含著幾分戒備與期待。
他知道沙瑞金必有所事,卻不知是何事。
李達康落座後,沙瑞金溫和開口:
“達康同誌,近期工作進展如何?”
“京州經濟依舊保持強勁增長態勢吧?”
“光明峰項目的推進情況如何?”
李達康自信回應:
“感謝沙書記關心。”
“京州經濟穩步增長,各指標位列全省前茅。”
“但我們仍積極探索創新,在新經濟形勢下爭取更大突破。”
“光明峰項目正在有序推進,招標工作已完成。”
“我全程跟進,確保無誤。”
沙瑞金語氣略顯嚴肅:
“很好,京州肩負引領全省經濟發展的重任。”
“但今天找你來,是想談談幾件事。”
“首先,關於孫連城同誌的情況。”
李達康眉間微蹙,一臉難以置信:“孫連成?那個在光明區無所作為的區長?”
“沙書記,為何忽然提及他?”
沙瑞金笑答:“並不突兀。
其實,我對孫連成的事早有想法,想同你談談。”
“上次你在懶政乾部培訓班的表現相當出色。”
“我全程觀摩,卻也發現一些問題。”
“特彆是孫連成同誌。”
“經培訓,我對他的了解更為深入。”
“他並非全然不為,而是麵臨複雜局勢與體製內阻力。”
“實際上,他的工作成效尚佳。”
“隻是我們以往的認識過於片麵。”
“此前我也未能全麵了解。”
“他的處境,值得我們反思。”
李達康雖感意外,但仍沉穩未變,未發一言。
因他對孫連成的苛責,源於沙瑞金在大風廠時的嚴厲批評,甚至主張將其撤職。
若非如此,他也不會將孫連成當作反麵典型。
如今沙瑞金態度急轉直下,令李達康措手不及,不禁啞然。
沙瑞金續道:“達康同誌,當時您在場,想必更清楚。”
“孫連成所言皆為實情。”
“他在光明區工作遭遇諸多難題。”
“如資源分配失衡、曆史遺留問題繁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