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快將整改落實到位。”
“我會持續關注京州市的情況。”
“若無明顯好轉,必將追究責任。”
“我還需要和達康書記談些其他事務。”
沙瑞金此時說道。
趙東來識趣地離開,場麵未出現過多批評。
田國富找借口離去,為兩人留出獨處空間。
漢東省省府沙瑞金辦公室。
趙東來與田國富走後,屋內僅剩沙瑞金和李達康。
李達康心中明白,沙瑞金特意留下自己,必有他話要說。
李達康下意識坐正了身體,神情略顯嚴肅,靜靜等待著沙瑞金發言。
沙瑞金靠在沙發裡,目光落在李達康身上,稍作停頓後開口:
“達康,今晚找你來,是想談談易學習。”
李達康微愣片刻,迅速萍複情緒,“沙書記,請講。”
沙瑞金直截了當地說:“聽聞你和易學兩周常有爭執。”
他嘴角帶笑,意味深長地望著李達康。
李達康苦笑著回應:“沙書記,您消息真靈通。”
“確實如此。
我對易學習的工作態度十分認可,他為整頓京州風氣儘心儘力。”
“這一點我也認同。
隻是他初來乍到,工作方法與我的設想存在差異,在某些事項上有分歧。”
“比如光明大道項目。
縮短招投標周期旨在加快項目進程,助力京州發展,這對gdp增長意義重大。”
“但易學習提出圍標串標案例,強調程序正義優先於工程速度。”
李達康補充道,語氣透著幾分無奈。
沙瑞金點頭表示理解,“我能體會你的考量。
京州發展離不開項目支持,gdp增長至關重要。”
“不過易學習的話也有道理。
程序正義是確保項目透明的關鍵。
若隻顧進度忽略規則,一旦出錯,後果不堪設想。”
隨後,沙瑞金再次提及往事:“九六年他在道口縣任縣長時,曾因修建水渠招標一事,將省裡某領導的親屬從競標名單中剔除。”
沙瑞金注視著李達康,目光裡帶著些許期待。
李達康略作沉吟,隨後說道:“沙書記,我知道易學習同誌能力很強。”
“是位優秀的乾部。”
“然而京州局勢複雜。”
“許多事務若非特事特辦,按常規推進,在短期內難以見效。”
“並且他剛到便實施監督責任製。”
“這雖能在一定程度上抑製部分乾部的積極性,也會影響gdp增長。”
新人求支持!
漢東省省尾沙瑞金辦公室內。
沙瑞金坐正身子,神情嚴肅開口道:
“達康同誌,我能體會您想快速推動京州發展的急切心情。”
“但我們不應僅以gdp作為唯一衡量標準。”
“廉政建設同樣關鍵。”
“絕不能為了經濟增速而忽略其他重要事項。”
“易學習推行監督機製,正是為了從根源上防止。”
“為京州未來長遠發展鋪路。”
“試想一下,若京州官場風氣敗壞,即便gdp提升,民眾又如何獲益?”
“一旦出事,我們拿什麼向漢東人民交代?”
沙瑞金話語愈發堅定。
李達康低頭思索,內心深知對方所言句句屬實。
但他要立即轉變多年來的習慣思維與做法,實屬不易。
“達康同誌,您身為京州主政者,需具備長遠眼光。”
“易學習是一位極為出色的官員,其經驗與見解對您而言很有價值。”
“二人應攜手合作,將京州治理得更好。”
沙瑞金語重心長地勸導。
沙瑞金提及道:“你與易學習曾在金山縣共事,一人主事一人監管。”
李達康回應:“角色雖有轉變,目標始終如一,皆為京州發展及民眾福祉。”
沙瑞金點頭,李達康承諾將與易學習深入交流,攜手推動京州事務。
沙瑞金叮囑:“易學習初到京州,工作中難免遇到難題,身為領導應鼎力相助。”
李達康保證會儘己所能,並提到趙東來的整改計劃已初步成型。
沙瑞金重申:“城市管理與社會治安緊密相連,若有不足須及時調整,追求實效。”
李達康再次力挺趙東來,稱其正積極改進。
沙瑞金表示將持續關注京州動態,若整改成效不佳,將不留情麵。
沙瑞金注視著李達康,語氣溫柔了幾分:“達康同誌,京州的發展任務艱巨,你的責任重大。
我對你充滿信心,希望你能出色完成工作。
有困難及時與省裡溝通,我們始終支持你。”
李達康誠懇回應:“感謝沙書記的信任,我一定不負所托。”
“那麼,若無其他事務,你可以回去了。”
沙瑞金補充道,“記得與易學習同誌保持良好關係,齊心協力推動京州發展。”
李達康點頭:“明白,我會和易學習同誌緊密合作。”
言罷,他起身離開辦公室,心中既感壓力倍增,又滿懷動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深知唯有與易學習並肩前行,才能實現京州的新突破。
尤其沙瑞金對易學習格外器重,這迫使他必須調整策略。
然而此刻,他仍需先處理另一件事——找趙東來算賬。
京州市公安局,趙東來辦公室內,氣氛緊張。
趙東來剛結束一場會議,正打算休息片刻,卻見李達康冷著臉出現在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