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院的角落裡,閻解成和閻埠貴討論了一個多小時。
最終商定,每天一毛錢作為夥食費,同時幫忙照看孫子。
“爸,您可真是精明。”
閻解成對此深有體會,兩人竟為此爭論許久。
不過沒關係,肥水不外流,畢竟他是親生父親,這點小事不必計較。
“我的孫子,做爺爺的自然要操心,但我這是幫你照顧,你應該給我勞務費才對。”
閻埠貴喜愛孫子,每次帶孫子來都很開心,但開心歸開心,錢一分都不能少。
人活到老總要有追求,他不貪圖享樂,隻是愛盤算孩子的錢,也不算過分吧。
人老了就容易固執,閻埠貴認準了錢,視其如命。
閻解成覺得沒什麼好談的了,便回家接上於莉和孩子,順便帶上些糧食和票據。
下午五點多,閻解成、於莉帶著孩子一同來到四合院。
孩子托付給三大媽照料後,閻解成與於莉前往前院,與許大茂等人會合。
前院中,許大茂已提前告知海棠相關安排,將整片城區承包下來。但此事不可對外聲張,畢竟這是敏感時期,若讓人得知此時他獲利頗豐,後果不堪設想。若是彆人無法返鄉卻聲稱發了大財,豈不是自找麻煩?更何況這等大事,上級蒙受的損失難以估量。因此,此時務必保持低調。
“解成來了。”許大茂揮手示意二人過來,催促他們抓緊時間。
他領著兩人來到附近一處閒置的大雜院,讓他們在外頭等候,自己則進入院內。
下午他曾向街道辦事處借用此地,主任爽快答應,未作阻攔。
許大茂在院內忙碌許久,將所有物資從儲物空間取出,全部擺放到屋內,十餘間房都被填滿。
當他走出時,恰逢街道派來的人員到達。
“許師傅,請指示我們如何操作。”十幾位街道工作人員齊聚,耐心等待許大茂的安排。
出發前,他們的主任叮囑過,要嚴格遵從許大茂的指示。
“東西我已經仔細檢查過,都在這裡,大家動手搬運吧。”
許大茂帶領眾人逐一查看十多間屋子,發現其中存放著豬肉、雞蛋各一萬斤,以及一些豬下水、豬蹄等廉價食材,適合作為禮物分發。
一見到豬肉,眾人心生歡喜,眼神放光。這數量龐大的肉食和雞蛋足夠令人垂涎三尺,即便沒有更多選擇也毫無怨言。畢竟在物資匱乏的情況下,僅憑這兩樣就足以滿足需求。
“開始搬運吧。”
“我們選這間!”
“這間歸我們街道!”……
人們爭先恐後地行動起來,儘管貨物看似充足,但眾多饑餓的嘴需要填飽。
閻解成與劉光天等人迅速加入搬運工作,而許大茂則讓於莉到廚房幫忙。
小廚房成了臨時做飯的地方,許大茂和於莉商量好每天做兩頓飯。為了方便,決定晚上晚些離開,但不會住在這裡。因為送菜時間的關係,他們得提前準備第二天的食材。
於莉主動承擔起做飯的任務,她辦事利落,從不拖遝。許大茂則出去看看其他人的情況,廚房門沒關,以防萬一。餘震頻繁,大家都小心翼翼。
在外麵,人們忙碌地搬運物資。板車裝滿就拉走,很快又回來裝更多。自行車也是儘量多載,實在推不動就下來步行。許大茂發現自己的存在感很低,大家都在忙著搶購豬肉。
街邊各種臨時搭建的棚子裡,人們肚子餓了,開始計劃吃什麼。這時,兩個年輕人拉著裝滿豬肉的板車過來,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豬肉九毛一斤,雞蛋八毛,都不需要票證,價格合理,大家都爭先恐後地購買。
要是不用考慮食物浪費的問題,很多人都想多買一些。
無票的豬肉在哪裡能買到?去嗎?
的價格,對普通百姓來說完全負擔不起。
“請大家彆搶購,明天還有豬肉和雞蛋供應!”
“三口之家最多買三斤,五口之家最多買五斤,七口之家最多買七斤。”
辦事員發現這樣下去肯定有人買不到,於是緊急製定每戶限購的方案,希望避免哄搶。
在辦事員的勸說下,人群逐漸平靜下來。
確實如辦事員所說,明天會有豬肉和雞蛋出售,但大家還是心存疑慮,擔心這是空頭支票。所以都想多買一點,以防萬一。
最終,一車貨物在眾人的爭搶下很快售罄。
在綠色目光的注視下,兩名辦事員返回去搬運更多物資。
這樣的場麵在城區各條街道反複上演。
辦事員們累得筋疲力儘,總算將所有商品銷售完畢。
收入自然是交給國家。
許大茂的錢,自然會有人送上門。
這些程序還是要履行的。
九千加八千,總計一萬七千元。
這筆賬很容易算清,總共賺了一萬七,這還是因為他沒有大量放貨的緣故。
僅兩種商品就賺這麼多,要是多賣幾種,收益會更高。
還是要謹慎行事,幸好定價不算高,之後可以適當控製每日供應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千萬不能讓民眾覺得豬肉充足,必須讓他們覺得供不應求。
這樣才能防止有人跑到彆的區域散播不利消息。
幾天後,城區居民基本都能買到豬肉。
家庭人口越多越占優勢,憑戶口本能多買幾斤。
多子女家庭最為開心,每個孩子也能分到一斤肉,足夠全家食用。
條件允許的話,再加入些粉絲一起燉煮,一家人圍坐一起吃得格外香甜。
期間,街道派人講解四合院抗震知識,大家都積極學習。
三家組成一組,共同搭建簡易棚屋。
家裡有電視的,接根線過來,喊幾個熟絡的鄰居,悄悄聚在一起看電視。
條件不足的就打牌,不是為了彆的,隻是想打發時間。
回不去家,哪兒也去不成,隻能窩在棚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