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無需繳稅,也不用向街道分紅,賺來的錢就分給大家。等我們償還募來的資金後,工廠未來的日子會更好。"
"國生,你的獎金是二十塊,彆覺得少。等到明年大規模招工,有了幾百名員工,還愁賺不到錢嗎?"
許大茂沒有給自己發獎金,他認為這點錢不值一提。工人們可以分到一些,李國生也分到一點,食堂則隻需多供給些蔬菜即可。
"老許,我都聽您的。"
李國生本想推辭,但見許大茂興致正濃,此時拒絕豈不是掃了他的興?思慮再三,他還是收下了這筆錢,以後加倍努力工作便是。
獎金分配確定後,就必須發放。沒有獎勵,大家怎麼會有積極性?
為發放獎金,許大茂特意請來了閻埠貴,三塊錢的報酬讓他毫不猶豫地答應。
加工部內,閻埠貴仔細清點信封裡的金額,確保無誤後按花名冊依次發放。許大茂在一旁監督。
作為廠長,他的工資已領過百元。
"孫柳成,工資三十二塊五,獎金十塊七!"
"周學利,工資三十二塊五,獎金十塊三!"
"馬永邊,工資三十二塊五,獎金九塊八!"
……
領取獎金需要一種儀式感,每個人手持兩個信封,臉上洋溢著喜悅。即使工資不高,獎金也能讓他們月收入達到四十多塊,與剛入職的大專生相比差距不大。更重要的是,他們感受到了付出與收獲成正比的滿足感。
乾得多掙得多,這份收入讓人心裡踏實。
“咱們廠真夠意思,才發了十塊獎金。”
“沒錯,那些落選的同事,估計現在腸子都綠了。”
“嘿,各位兄弟,今晚去東來順吃涮羊肉怎麼樣?”
……
和其他興高采烈的工友相比,馬添顯得有些悶悶不樂,而紅梅卻十分滿意。她們的工作並不算辛苦,一個月能掙三十多塊,已經很劃算。
馬添覺得錢太少,這樣下去什麼時候才能攢夠錢呢?
“你這是怎麼了?咱們現在掙的錢已經不少了,應該知足。”
紅梅拉住馬添來到角落,表妹一臉不悅,被旁人看到多不好。
工廠對她們不錯,這個月的工資比過去三個月加起來還多。
“我不是不知足,隻是這點錢還不夠用。”
馬添想了想,決定先乾著,畢竟廠裡確實對她們很照顧。
如果不是包午飯的話,她都想住在廠裡了。
這時,許大茂看大家都聊得差不多了,便召集所有人。
“大家聽我說,下個月咱們還得努力,爭取接更多訂單,多賺錢。”
“年底我們不發獎金了,改為發年貨,豬肉、羊肉、牛肉、蔬菜、水果,隻要廠裡有錢,我都會給大家準備齊全。”
許大茂鼓勵大家,雖然累,但工人哪有不累的。
與其發錢,不如給點實際的東西更有意義,他們也不舍得亂花錢。
特彆是家境貧寒的工人,舍不得買肉,他就主動幫忙購買。
從空間裡取些肉,左右手一倒,豬肉就買回來了。
價格雖比軋鋼廠時貴一些,但集體經營的工廠買肉不容易。
不過這些福利對工人們來說還是很吸引人的。
“廠長,您說的是真的嗎?”
“要是真的,那我們可就有盼頭了。”
工人們竊竊私語,敢這樣說的廠子不多。
隻有國營大廠才有這樣的底氣,一般的單位想都不敢想,發點香腸就不錯了,誰還能有新鮮肉呢?
“我一向說話算話,大家可以放心。”
“各位回家休息吧,明後天放假兩天,大後天正常上班。”
許大茂說完該說的話,催促工人們趕緊回家休整。他們連續忙碌了一個月,身心俱疲,休息兩天後還得繼續工作。
加工部剛成立,許多規章製度實際上由許大茂決定。集體經營需要靈活,不必過於拘泥形式。
“國生,你也回去好好休息,多陪陪你母親。”
許大茂覺得人才不足,尤其是管理方麵的人才。不過,過多的管理人員並非好事,作為集體經營,完全模仿國企並不是明智之舉。
“暫時是臨時團隊,慢慢來吧。”
許大茂並不急於求成,事情要一步步解決。雖然加工部目前乾勁十足,外界仍有不少冷眼旁觀者,瞧不起這個小集體。
第168章
“老大,我還有件事想請您幫忙。我有個妹夫叫劉全有,和我情況相似,退伍回來想在京城裡找份工作。您看看能否幫忙安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