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那隻是一顆蛋罷了。”
秘書瞪大雙眼,剛結束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又要折返,實在難以接受。“何必這樣折騰人,一顆蛋而已。”
“怎能輕視此事?那可是顆蛋!”
“哪怕隻是一片奇特的葉子,我們也應慎重對待,更彆說這是一顆蛋。”
“我們的工作必須嚴謹,沒有三月以上的詳細調查,絕不能妄下定論!”
“彆囉嗦了,趕緊出發!”
州長催促秘書迅速啟程,不是搭大巴,而是另尋車輛返回。隻要弄清蛋的情況,所有花費都值得。
“好的,先生,我這就去。”
秘書無可奈何,隻得獨自尋找交通工具回去。這算什麼事,真夠倒黴的。
遠處,觀察團注意到秘書獨自匆忙離去。
眾人感到疑惑,好端端地為何突然少了一人?
“喂,你們覺得是怎麼回事?該不會出什麼狀況了吧?”
“走得太急,肯定有重大事件發生。”
“或許是急事,我們彆追問了,抓緊時間參觀才是正事。”
“沒錯,咱們遠道而來,不該多管閒事,做好分內之事就好。”
眾人意見統一:彆瞎操心。既然沒人提及,那就不要追問,時間寶貴,莫要浪費。
即便大家知道秘書離開,卻無人過問此事。見到州長走近,大家臉上浮現出笑容,假裝什麼都沒察覺,畢竟這裡人生地不熟,少問為妙。
州長本打算找個借口解釋,但見沒人詢問,也就省去了麻煩。心中暗喜,索性閉口不提。無人發現秘書的離開,這讓他鬆了一口氣,絕不能說漏。
彼此會意一笑,各自心裡盤算著彆的事情。“工具人、工具人,我是無感的工具人。”許大茂默默念著,努力克製笑意,覺得這經曆頗為有趣。
“嗬嗬。”
“嗬嗬。”
……
眾人友善地互相點頭,一同步入鋼鐵廠。州長邊走邊介紹:“這是我們的大型鋼鐵廠,年產五百萬噸鋼鐵,僅需八千名工人。”因靠近煤礦,生產便利,大家可隨意參觀。
“像這樣的廠子我們還有幾個,總產量能達一千七百多萬噸。”
聽罷介紹,觀察團成員神情凝重。此產量是地方企業的十幾倍,超出十五倍不止。鋼鐵廠無甚可看,主要是機器和工人操作,外人難以看出門道,許大茂默默記下操作流程。
觀察團在廠房內參觀了許久,所有人都對所見所聞感到震撼。州長為了展示誠意,不僅允許許大茂旁觀,還特意安排工人重新演示操作,確保他能完全理解。
廠房內設施先進,儘管無法立刻掌握,但大家相信通過努力,未來定能超越。州長帶領眾人走遍整個廠區,耗時一個上午。所有人都興致勃勃地記錄下細節,準備返回後整理成報告。
午餐時間,州長邀請大家享用美食,但他建議晚上簡單用餐,以免影響後續的工作效率。二十分鐘後,餐廳布置得極為精致,各類佳肴應有儘有,還有幾款美酒增添氛圍。然而,麵對豐盛的菜肴,許大茂卻因為之前記筆記消耗過多體力而更加饑餓。
州長隨即提議大家開始用餐,隨後便先行離開,認為這樣能讓觀察團成員放鬆享受。隨著州長離去,餐廳內隻剩下觀察團成員。團長示意大家落座,隨後講述起一段往事,以拉近彼此距離。眾人安靜下來,專注聆聽團長的分享。
當年遭遇自然災害時,人們沒東西吃,隻能靠吃樹葉和野菜充饑。城裡的人也挖野菜度日,即便在京城,很多人也會出城尋找野菜,因為糧食不足。
我聽說北河的一些村莊情況較好,特意詢問他們是如何熬過來的。他們告訴我,靠著吃樹皮活了下來。起初我認為這很不可思議,但後來了解到,秋季和冬季的樹皮最有營養。將樹皮撕下磨成粉,混入玉米麵或麵粉中,味道居然不錯。尤其是榆樹皮,鄉親們說它最美味且最有營養。
一開始吃樹葉,隨後吃樹皮,大家就是這樣熬過來的。那個村莊榆樹很多,平均每人有十棵榆樹,等榆樹吃完後,又開始吃楊樹……
一鍋樹葉配半把麵粉,少油多鹽,這就是那時老百姓賴以生存的食物。團長講到這裡,大家心中泛起對過去的回憶,神情難免帶著幾分傷感,因為確實有許多人因此離世。
團長提到這些,是為了讓大家銘記此次觀察團的任務。他催促大家趕緊吃飯,這是命令。他故意這樣說,是因為今天的午餐特彆豐盛,如果每天都這樣吃,回去再吃普通飯菜就難以下咽了。雖然他們的級彆和收入都不低,但也無法天天享用大魚大肉,通常三五天才能吃一次。
老話說得沒錯,不管其他,先填飽肚子要緊。團長環視四周,他知道大家已經餓壞了。
餐桌前,許大茂依舊點了不少高檔菜肴:兩塊牛排、魚子醬等,每樣都嘗了一口。
參觀了一上午後,他又累又餓,必須補充能量,否則下午的行程恐怕撐不住。
倒上一杯香檳,他將注意力從黑方移開,下午還有重要事項要處理。威士忌還是算了,喝多了容易失態。
獨自坐下享用美食時,其他人情緒低落,團長剛才講述的故事讓他們觸景生情。而許大茂不同,他是六一年才來的,對過去的記憶不深。
……
眾人注意到許大茂吃得津津有味,不禁投去目光。這家夥怎麼一點不受影響?剛剛團長講的故事難道沒聽進去?
他的胃口真好,大家既佩服又無奈。“年輕人就是心寬。”老羅邊嚼著麵包邊搖頭,雖然口感不錯,但心情沉重。
相比之下,許大茂無憂無慮,活得很自在。“許同誌,這樣是不是不太妥?”張翻譯看得目瞪口呆,雖然團長的話不能忽視,但他看著那些美味也不禁動心。
另一邊,團長無奈地笑了:“這小子挺有意思。”或許這就是他的特彆之處吧。咬下一口麵包,團長想著如何融入新的飲食文化,即便要學,也要按自己的方式來。
總有一天,我們得自己動手做麵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