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改製?”楊廠長語氣疑惑,取出文件仔細閱讀,十幾分鐘後看完。
“這個方案倒是有新意,行吧,大茂,我給你麵子,你們可以試試。”楊廠長很快點頭,國營廠自負盈虧後,集體廠也得跟上節奏。今後許大茂他們隻需繳納稅款,剩下的利潤歸工廠所有。這些錢隻屬於工廠,不屬於任何人。這一點讓楊廠長感到放心,股份製雖然聽著好聽,但沒有太多利益糾葛。
“那廠長,我們過幾天就辦理手續吧。”許大茂希望儘快落實,早點拿到股份。未來改革完成後,就能分紅。不過他並不打算分紅,而是想繼續購置土地。有了土地,以後收益就是他的,比分紅更劃算。無論地價漲多少,總有一半屬於他,相當於在家數錢。
“這事好辦,不過以後訂單可能不會給你們那麼多。”楊廠長提醒道,自負盈虧後,軋鋼廠也需要自力更生,不能隨意分配訂單,得優先保證自身的生存與發展。
再說了,下麵還有不少核算的小廠,大家都得自己掙錢養活自己,肯定都忙著搶訂單。
楊廠長一想到這事兒就頭疼,這麼多小廠要管,加工部更是難上加難。
就一個小型集體企業,許大茂要是真有能力,就讓他繼續經營下去。他要是能多分點股份,大家也挑不出毛病。
\"廠長,您就放心吧,我們廠已經占了東城和海店的市場,正打算下一步拿下西區。\"
許大茂早有打算,為了加工部能持續盈利,他一直關注著這些市場。先拿下海店,再考慮西區,也是按計劃來的。
\"你心裡有數就行,遇到困難隨時找我。\"
雖然說是自負盈虧,但楊廠長心裡並不擔心,畢竟上麵有人撐腰,鋼廠不會出太大問題。
……
\"廠長,那我就先告辭了。\"
事情處理完後,許大茂又和廠長閒聊幾句,該走就走,不影響廠裡的事。
接下來,除了按時完成訂單,他還打算進軍西區市場,同時多接觸些製衣廠和服裝廠,不管怎樣,做衣服的廠子總要去拜訪一下。
未來最賺錢的行業,食品和服裝是重點。既能學習生產經驗,又能拉近關係,吸引人才。
許大茂走出軋鋼廠,開車到門口時,發現外麵還有很多人在等著。
楊廠長可以不見他們,但這些人不敢離開,以前隻要完成任務就行,現在改成自負盈虧,大家都迷茫了,生怕軋鋼廠不再給他們訂單,到時候他們就得關門大吉。
人心浮動。
車裡,許大茂看得很清楚,這些人臉上的焦慮。短期內還好,還能有訂單,但幾年後就不一樣了,很多國營廠倒了,大批工人下崗。
時代在變化。
賺錢才是關鍵。
第284章
一天的工作結束後,許大茂像往常一樣下班回家。四合院前,易中海、劉海中和閻埠貴已經在那裡等他了。
汽車停下後,許大茂下了車。這種場麵挺隆重的。
“大茂,咱們三個老夥計有事情跟你說。”閻埠貴先開口,邀請許大茂進屋。“外麵說不太方便,說不定會被彆人聽到。”
“行,咱們進去談吧。”
進去後,屋裡早已準備好桌椅。大家坐下後,繼續討論。
“大茂,現在不是改革開放了嗎?跟我們詳細說說具體情況。”
劉海中十分關注,忍不住提出了自己的疑問。他在收音機裡聽到一些關於改革開放的信息,但理解得並不透徹。他認為這是好事,儘管已經退休,但他覺得自己還能有所作為,這樣大兒子或許會回來看看。
“這個改革開放目前隻在南方試點,京城這邊暫時不會有太大變化,不過工廠方麵已經開始改革了。”
“三位大爺,依我看,過幾年政策應該會進一步放開……”
許大茂沒有隱瞞,他知道三大爺比較保守,隻想著安度晚年;三大爺膽小怕事,遇事不敢行動;而二大爺則一直想嘗試新事物來證明自己。
聽完許大茂的解釋,三位老人的表情各不相同。易中海保持鎮定,劉海中顯得有些遺憾,閻埠貴則鬆了一口氣。
“幸好咱們京城沒什麼變化。”
閻埠貴享受著現有的平靜生活,不願看到現狀被打破。人到老年往往會變得更加保守,奮鬥了一輩子,誰還想繼續折騰呢?
“話雖如此,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提前做好準備。”
易中海有些擔憂,他的晚年生活不容許有任何閃失,尤其是隨著年齡增長,他更不願意麵對不確定性,因為他承受不起風險。
“你們倆怎麼這麼沒誌氣啊。”
劉海中指望不上兒子,隻能依靠自己,因此必須堅持奮鬥下去。
養老的問題,沒有人能夠幫忙,劉海中一思索,覺得必須自己扛起來。
“大茂,按你這麼說,過幾年,咱們私人也能做買賣?”
劉海中提起這事,養老需要錢,他得賺錢才行。
到了他的年紀,錢少一點沒關係,但一定要有。
久病床前無孝子,這是句老話,沒錯。
“二大爺,您要是有想法,到時候有機會,我帶您一起乾。”
許大茂並不介意多一個人分點小利,都是些小買賣。
真正的大生意自己做,小買賣帶上院子裡的一些人,賺點名聲也好。
“你說的是真的,那我肯定要乾!”
劉海中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他和老易、老閻的情況不同,老易是獨子,沒兒子,找傻柱代替。
老閻,人家有兒女,養老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