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彩電。
“嘿,真是彩色的。”
閻埠貴覺得新奇,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許大茂的話,他當作沒聽見。
錢絕不能亂花,必須節約。
眼前這哪是電視機,分明就是兩套小四合院。
太貴了。
“行了,大茂,你先看,我回去了。”
閻埠貴覺得渾身不自在,總覺得彩電價格太高,長時間觀看還讓身體感到不適。
他反複思考,最後決定回家休息,同時盤算著如何從孩子們那裡多賺些錢。
離開前,他沒有忘記帶走那個紙箱子。大茂曾隨口提過這件事,閻埠貴記得非常清楚。既然已經答應給他的東西,那就帶回去了。就算是折疊後,拿到廢品站也能賣個一兩分錢。
搖晃著腦袋離去,閻埠貴感歎,兩千五百塊買台彩電,這樣的生活簡直不是普通人能承受的。
他滿腦子都是彩電的事,以至於沒注意到屋裡的冰箱,否則他會更加驚訝。畢竟,彩電加上冰箱,價值幾乎等同於四套四合院。
屋內,許大茂坐在凳子上看了會電視。
屋外,閻埠貴剛走不久,關於彩電的消息就在大院裡迅速傳開。
“告訴你們,那台彩電可不得了,兩千五百塊啊,相當於兩套小四合院。”
三大爺閻埠貴說話時一本正經,好像彩電是他自己買的一樣。
聽了這話,大家都半信半疑。兩千五可不是小數目,哪能隨便就拿得出這麼多錢。
“三大爺,您是在講評書嗎?我們知道許廠長家境不錯,但兩千五百塊,這數字也太誇張了吧。”
“對吧大家夥,你們說是不是?我沒說錯吧。”
劉成第一個不信,他在工廠乾了這麼多年。一年才掙四百多塊,扣除一家人的日常開銷,每月隻能省下十幾塊。買鍋碗瓢盆都要花錢,用錢的地方太多。
攢了二十多年,也攢不到兩千五。雖然人和人之間有差距,但不會這麼大吧。劉成年紀比大茂大不少呢。
“對,劉成說得對,要是有一千塊,我信,大茂家的經濟條件掏出來應該沒問題。”
“兩千五嘛,三大爺您這是跟我們開玩笑呢,哈哈。”
“就是啊,有了兩千五,乾嘛不買點更有用的東西,總比買彩電強吧。”
大家的想法差不多,花這麼多錢買彩電,得先看看對方家底有多少。至少得有五萬以上的資產,而許大茂家上有老下有小。
閻埠貴急切地解釋著:“你們彆不信,我真的沒騙人!大茂家確實買了彩電,而且是外國貨,花了兩千四百多塊。”
人群中,劉海中清了清嗓子,緩步走向許大茂家。
沒多久,他神色嚴肅地走出來,眾人立刻圍上來。
“二大爺,怎麼回事?您給透個底吧。”
“就是啊,您最靠譜,趕緊說說!”
劉海中坐定後,鄭重地點點頭,說道:“剛才我去看過,大茂家的確買了彩電,還是進口的,價格跟老閻說的基本一致,兩千四百多塊。”
他的語氣平靜,顯然對此並不心動,畢竟他對電視節目興趣不大,戲曲和新聞對他來說都沒太大吸引力。
“怎麼樣,我說的沒錯吧,他們家真的買了!”閻埠貴鬆了口氣。
劉海中接著補充:“除了彩電,他們家還添置了一台冰箱,聽說也是進口的,大概也得兩千多塊。”
此言一出,人群頓時沸騰。
“天啊,連冰箱都有了?這不是越來越像城裡人了嗎?”
劉成率先質疑:“二位大爺,你們的話也太誇張了吧,照這樣下去,是不是明年就要買飛機了?這兩樣東西加一起快五千塊了,誰家能一口氣拿出這麼多錢?”
大爺們總說花錢就是幾千塊幾千塊的,這讓人難以接受。大家本以為許大茂家買了電視,結果聽說冰箱的事情後又開始懷疑了。一台國產冰箱都要兩千塊,進口的更貴,加起來五千塊可不是小數目。許大茂雖然天天坐公家的車,但這車屬於加工部工廠,並非他個人財產。
\"老劉啊,許大茂是不是真買了冰箱?\"閻埠貴一臉震驚,連聲音都在顫抖。電視已經夠讓他羨慕的了,現在又多了一台冰箱。四五千塊的開銷,大茂家也真是舍得。
\"電視和冰箱都是真的。\"劉海中點頭,卻縮回手,眼神猶豫。他也不信是真的,但許大茂確實買了。對他來說,買電視不是難事,但兩三千塊的支出還是需要考慮一下。
\"許廠長家是不是最近發財了?\"劉成心裡很不服氣,想著要多留意許大茂一家,打聽加工部的情況。坐公家的車隻能羨慕,但電視和冰箱是私人財產,大家都想擁有。
帶著滿心疑問,眾人各自回家,繼續和家人討論電視和冰箱。等大家都了,閻埠貴湊到劉海中身邊。
\"老劉,我覺得大茂從不做沒把握的事,他肯定找到了賺錢的門路。你要是想買電視和冰箱,就該開始想辦法賺錢了。\"
\"老閻,你的話有道理,我抽空去問問。\"劉海中立刻心動了。從剛才大家的表現可以看出電視和冰箱的吸引力有多大。是否真的需要它們並不重要,關鍵是要緊跟潮流。
關鍵在於麵子,尤其是在大院中的地位。有了彩電和冰箱,就能在大院裡顯得格外有麵子。
人生在世,追求的無非就是這份麵子罷了。
第295章
彩電和冰箱帶來的影響在大院裡愈發明顯。五千元可不是小數目,沒人能保持冷靜。
許大茂家一如既往地平靜,絲毫不受外界波動的影響。孩子們照常上學,大人也按時上班。下班回家,一家人圍坐看電視。
\"對了,大茂,我朋友從老家帶來一株老山參,看起來不錯,我想買下來,你覺得如何?\"
邊看電視,於海棠想起今天工廠的事情。
\"買吧,不貴。\"
許大茂毫不猶豫,他認為人參不值錢,老山參也不過如此。最多十幾塊,而且私人買賣暫未放開,要賣也隻能賣給公家,一株才幾塊錢,絕不會超過五塊。
否則,他早就利用空間種植人參了。這種東西並非消耗品,靠它賺錢至少要到九十年代。
\"對了,海棠,給孩子們找點事情做吧。聽我說...\"
許大茂突然想到,郵票幾年後會升值。集郵可能賺錢,但他不想親自參與,隻是想讓孩子們試試,鍛煉一下。
投資由許大茂負責,孩子們隻需去買進賣出。十元買,十五元賣。這活兒簡單,跑跑腿就行,適合孩子們。
賺來的錢全部歸他們當零用錢。自己賺的錢和父母給的錢,感受完全不同。孩子們花自己的勞動所得,一定很開心。
於海棠認真思考後同意了。
\"要是行得通,就讓他們試試吧。\"
於海棠對集郵一無所知,但她相信許大茂的消息靈通。幾十塊錢而已,不妨讓孩子試試。
\"你放心,沒問題。\"
許大茂信心滿滿,集郵的關鍵是要炒作。
許大茂一心要把郵票市場炒熱,他自信滿滿地說,如今整個京城除了公家機構,他的現金儲備無人能及。
在他手裡,郵票的價格隨心所欲,想定多少就能定多少。至於最終能賺多少,他心裡有數,隻要賺個兩三倍就夠了。他打算賺夠了就抽身而退,剩下的虧損風險由其他人承擔。
做生意嘛,有賺就有虧,這是常理。郵票交易的風險相對較小,因為它不像糧票那樣重要。他已打定主意,等到孩子們放學回家,就把這個計劃告訴他們。
“爸,倒騰郵票真的能賺錢嗎?”許驍聽得來了興趣,畢竟錢確實是個好東西。小孩子手裡的一塊錢,就能讓他們開心很久。而且抓投機倒把的政策雖然嚴厲,但不會針對他們這些未成年人。
許靖在一旁也躍躍欲試,覺得父親說得輕描淡寫,卻充滿吸引力。買進賣出郵票,如此簡單的操作就能賺錢,簡直是天上掉餡餅的機會。
“本錢我出,你們放心去買,我保證至少有五成的利潤!”許大茂計劃著,一開始要花些小錢吸引大家參與。比如,派人在市場上以十五塊的價格收購十塊錢的郵票。這樣消息傳出後,肯定會引發更多人的關注和加入。
“爸,您說得這麼靠譜,那我們就乾吧!明天就去買郵票!”許驍和許靖迫不及待,但郵局已經關門,隻能等第二天再去。
晚飯時,父子三人討論起郵票,許大茂勸他們彆急,郵票可以慢慢炒,還可以嘗試其他項目,比如花鳥魚蟲,任何東西都有可能成為賺錢的機會。
一隻蟲子,隻要學會炒,也能炒出萬元身價。
許大茂從不做虧本生意,市場絕不會讓他虧錢,虧錢的隻會是最後接盤的人。
晚飯後,一家人看完電視正準備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