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峽三廠的空氣裡彌漫的不再是純粹的塵土與鐵鏽氣息,一絲不易察覺的、屬於新生的律動開始悄然滋生。一期工程啟動在即,這片巨大的工業遺跡旁圍起了嶄新整潔的施工擋板,但門禁內忙碌的景象卻呈現出一種迥異於尋常工地的審慎與溫情。
基地西側,靠近村民菜地的幾株百年老樹周圍最先有了動靜。粗壯的樹乾被柔軟的稻草繩和厚實的防撞木板層層纏繞包裹,裸露在地表的虯結根係四周小心地堆起了疏鬆的營養土護坡。每一棵樹都擁有了一個臨時劃定的、半徑數米的專屬保護圈,掛著醒目的標識牌,由項目部專人定時巡查樹體狀態及土壤濕度。
而真正吸引秦風目光的,是在4號大備件庫深處。臨時搭設的柔光燈下,塵封的樟木構件正經曆著相隔十數年的蘇醒。空氣裡樟木的冷冽氣息混合著淡淡的陳年漆味。幾位被沈明昊重金請來的老木匠,正小心翼翼地清點、編號。
他們的動作輕柔得像對待初生的嬰兒。老薑頭,一個須發皆白、指關節粗大變形卻異常穩健的老師傅,正用一把鋒利的小刻刀,極有耐心地將榫卯接口處乾涸的老漆和微小的木質毛刺一點一點剔除。他用指尖蘸取少量特製魚鰾膠,以近乎微雕的精度塗抹在榫頭的細小裂縫處,再用一種韌勁極佳的細麻線密密纏繞固定,手法古樸而精確。學徒手持柔軟的毛刷和吸塵器,隨時清理每一點碎屑。整個空間靜默無聲,隻有木頭被摩挲、修複時發出的極其細微的剝啄輕響,如時光的低語。構件旁詳細記錄著修複方案的圖紙上,滿是老薑頭用蒼勁小楷寫的注解:何處需留舊痕、何處要補強、何處雕刻需依何種古法描摹。
與此同時,一期工程啟動現場會在一處清理平整出來的臨時空地上舉行。除了核心施工、監理單位,還有二十多位特意召集來的小石村村民。他們大多是村裡的中年男女,穿著半舊的但漿洗得乾淨的衣服,臉上帶著好奇和對未來工作的期待,安靜地聽著專業安全員一遍又一遍地講解入場須知、安全防護用品佩戴要求以及緊急情況信號。
安全培訓結束後,石滿林支書陪著負責基地臨時管養的項目副經理,對著分區圖紙向村民們分配初期工作:“咱們第一批上工的老鄉,就這二十位,主要是三個事體!第一撥是綠植隊,跟著林工,負責基地外圍劃定的綠化帶和圍擋邊花草灌木的日常維護,澆澆水、除除雜草、彆讓行人踩踏;第二撥是保潔看護隊,負責施工通道主要區域的清潔,工地非核心區域的垃圾筒清理,協助看管物資不被外人隨便亂闖;第三撥,力氣大點的兄弟,協助運輸隊,主要是幫忙裝卸送到現場的輕便工具、輔助材料。都聽明白了?”他頓了頓,聲音洪亮,“安全第一!帽子戴好,袖章掛好!該誰的活就誰的活,彆亂跑、彆亂碰!”
村民們應和著,領了嶄新的橘黃色安全馬甲和反光背心,戴好安全帽,新奇地互相打量整理著。石支書黝黑的臉上是掩不住的微光,他搓著手,對走過來的秦風說:“區長放心!都是村裡踏實肯乾的,保準好好乾!”
就在不遠處的基地臨時入口與小石村通往廠區的羊腸土路交界處,幾台小型挖掘機和裝載卡車也正發出嗡鳴。十幾名統一著裝的當地建築隊工人,在兩村代表的協同指揮下,正沿著蜿蜒黃泥路的路基鋪撒砂土石混合料,隨後用小型壓路機一遍遍壓實。這是項目方經協商後,與小石村共同出資進行的首段村道簡易平整和初期綠化工作——在基地施工卡車正式大規模進出之前,優先改善村民日常出行的基本條件,也為後期可能的“影視民宿帶”預留通路。
在正緊張進行內部清拆和結構加固的主廠房——“工業之心”1號棚核心區域內,氣氛截然不同。巨大的空間內回聲隆隆,灰塵彌漫。工人們在腳手架上忙碌。但秦風留意到,有幾麵關鍵承重牆和高大桁架支撐節點附近,施工員並沒有立刻鑽孔作業,而是和幾個穿著不同工裝的工程師聚在一起,對著打開的筆記本電腦屏幕指指點點。
走近才發現,巨大的鋼鐵結構關鍵部位,被臨時安裝了幾十個小巧的銀灰色扁盒狀傳感器。沈明昊正站在工程師旁,指著屏幕上一組不斷變化的彩色線條和數據。“這是三維應力應變實時顯示圖,”他向秦風解釋道,聲音在空曠嘈雜的環境中依然清晰,“我集團最新一代工程安全監測係統。在關鍵改造節點全部植入。你看,”他指著屏幕上代表支撐柱的藍色光柱體,其上幾道纖細的紅色線段隨著廠房屋頂清拆作業產生的震動而微微波動,“它能實時監控荷載變化下各節點的健康狀況,精確捕捉毫米級的位移或應力異常,發出預警。鋼結構改造風險大,有了這些‘小眼睛’,就像給我們上了一道無形的動態保險。”
在稍遠處臨時搭建的項目指揮部帳篷裡,設計圖紙鋪滿了整張桌子。沈明昊的團隊工程師指著工業之心幾個預留的控製室位置,正在和項目組討論:“基於一期改造的硬件基礎和雲邊算力,我們在圖紙上預留了足夠的光纖節點和備用電力端口……主要是為核心後期製作中心創製穀)的未來升級鋪路。現在暫不采購具體設備,但要確保線路和數據接口的物理層預先埋設到位,未來可以相對‘無縫’地引入包括高清虛擬預演係統和高速渲染農場的智慧影視生產體係。”秦風雖不深諳具體技術細節,但“預留”、“接口”、“基礎”這些詞,透露的是一種為未來潛能埋下種子的務實遠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工程推進一周後的一個下午,一場突如其來的陣雨潑灑下來,擊打在剛剛鋪設好的塵網上,發出細密的鼓點。秦風恰好在現場協調環保局巡查組檢查施工控塵措施的落實情況。
巡視組仔細檢查著核心作業區頂棚新掛的大麵積黑色防塵濾網、裸土區域覆蓋的綠色無紡布,以及水霧降塵設備的使用記錄。雨勢漸歇,秦風一行冒著絲絲小雨走出1號棚巨大的門洞。
雨雲正在被西沉的日頭撕裂,清新的水汽撲麵而來。秦風下意識抬眼望向東方的雲峽湖方向。
隻見一道極其完整、色彩瑰麗的巨大彩虹,如同天地間拉開的巨大七彩緞帶,一端深深紮入剛剛清理出來、尚未完全拆除腳手架的臨水舊裝卸平台——未來“霞飛弄”的核心區域,而另一端則精準地跨越過開闊平靜、波光粼粼的雲峽湖麵,深深沒入對岸蒼翠欲滴的山林之間。彩虹之巨與雲峽湖之靜相映成趣,而那一側湖畔山腳下正在進行施工的基地一角輪廓,在澄澈的雨後空氣中顯得無比清晰,被七色光拱衛如同神話中的場景。幾台紅色的挖掘機在彩虹下方顯得渺小卻充滿力量。
秦風心頭猛地一震。“快!拿相機!”不知誰喊了一聲。隨行的宣傳乾事小吳早已敏捷地端起掛在胸前的相機,嚓嚓嚓連續捕捉下這轉瞬即逝的絕美畫麵。
兩天後,這張被命名為《虹棲雲峽·光啟未來》的照片,出現在開發區和項目方的官方工作簡報及社交媒體平台上。畫麵靜謐而恢弘,一道跨越時空的虹橋,一端紮根大地發展),一端擁抱自然永恒)。這張照片所蘊含的和諧象征意義,立刻引發了積極的關注和轉發。沈明昊第一時間將這張照片設定為他個人和工作手機的主屏幕背景。每一抬眼,便是那一道連接著沉重過往與輕盈未來的虹光,在湖山工地間流轉。無聲地提醒著所有人,此刻所做的一切,其終極價值皆在於此——讓發展與守護如虹共生。
喜歡官場沉浮:從選調生到封疆大吏請大家收藏:()官場沉浮:從選調生到封疆大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