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政研室?”林振邦自問自答:
“第一,避鋒芒,穩根基。跳出雲峽這個聚光燈下的擂台,遠離是非漩渦,沉澱下來。用兩年時間,係統梳理全省改革發展的脈絡、痛點、機遇,站在更高維度,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複雜性和艱巨性。磨刀不誤砍柴工!”
“第二,拓視野,煉思維。政研室是省委的智囊核心,接觸的都是全省乃至全國的戰略性問題。在那裡,你能跳出區縣‘守土一方’的局限,從宏觀、中觀、微觀多個層麵,錘煉戰略思維、係統思維、辯證思維!這是主政一方不可或缺的大格局!”
“第三,積人脈,蓄後勁。在省直核心部門,與各路精英共事,建立更廣泛、更高層次的人脈網絡。這不是庸俗的‘關係學’,而是為未來承擔更大責任,積累協調資源、凝聚共識的寶貴資本!”
林振邦的目光帶著殷切的期許:“小風,兩年時間,不長。但這兩年的沉澱,會讓你未來走得更穩、更遠!雲峽的舞台很大,但中國的舞台更大!省委需要能駕馭複雜局麵、有戰略眼光的乾部!你現在缺的,不是衝鋒陷陣的勇氣,而是運籌帷幄的底氣和縱橫捭闔的視野!”
他頓了頓,語氣放緩,帶著一絲詢問:“當然,這隻是我的想法。雲峽深改正值攻堅期,你放不下,我理解。是選擇繼續在雲峽衝鋒陷陣,還是到省裡沉潛蓄力?我想聽聽你真實的想法。”
書房裡一片寂靜。窗外的光線似乎黯淡了幾分,將兩人的身影拉長。
秦風沒有立刻回答。他端起茶杯,看著杯中沉浮的茶葉,目光深邃。
嶽父的話,如同驚雷,在他心中掀起巨浪。離開雲峽?在這個深改攻堅的關鍵時刻?離開他傾注了無數心血、剛剛破繭重生的土地?離開並肩作戰的戰友和那些滿懷期盼的百姓?
他腦海中瞬間閃過無數畫麵:長河聯合體稻田裡王老五憨厚的笑容,紅旗路小學孩子們重新綻放的笑臉,安盾基地周文堅毅的眼神,叢麗麗在談判桌上鋒芒畢露的身影,劉強在田間地頭風塵仆仆的背影……還有陽陽在雲峽的家裡蹣跚學步的可愛模樣……
不舍!沉重的不舍!
但嶽父的擔憂,字字珠璣,直指要害。他深知自己這幾年的升遷速度,在體製內堪稱“火箭”。光環背後,是無數雙審視、羨慕、甚至嫉妒的眼睛。雲峽深改試驗區,既是舞台,也是火山口。一步踏錯,不僅前功儘棄,更可能連累整個雲峽!
去政研室?一個看似“清冷”的部門?遠離一線炮火,埋首案牘?
秦風的目光緩緩聚焦。他想起在雲峽無數個不眠之夜,麵對那些盤根錯節的難題時,那種對更高層麵政策支持和理論指引的渴望;想起在與其他地區交流時,深感自身戰略視野的局限……
沉潛,是為了更深的紮根。
磨礪,是為了更遠的飛翔。
他深吸一口氣,抬起頭,迎上林振邦深邃的目光。眼神中沒有猶豫,隻有一種經過沉澱後的清澈與堅定:
“爸,我明白了。”
他放下茶杯,聲音沉穩而有力:
“您的擔憂,是為我好,更是為雲峽好,為事業長遠計。我服從組織安排。”
他頓了頓,語氣帶著一絲懇切:
“隻是,雲峽深改試驗區剛剛步入正軌,很多製度框架初建,需要鞏固深化。叢麗麗、周文、劉強他們雖然得力,但新體係的磨合和風險防控,還需要一個平穩過渡。能否……給我三個月時間?讓我把手頭幾項關鍵工作收好尾,把班子和機製理順,確保試驗區能在新書記帶領下,沿著既定軌道穩健運行?”
林振邦看著女婿那雙清澈而堅定的眼睛,聽著他條理清晰、顧全大局的回應,心中那塊懸著的石頭終於落地,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欣慰和讚賞。
他緩緩站起身,走到秦風身邊,寬厚的手掌重重拍在他的肩膀上,力道沉穩:
“好!好小子!有格局!有擔當!”
“三個月,我等你!”林振邦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信任,“這三個月,你依然是雲峽的書記!要站好最後一班崗!把接力棒,穩穩地交出去!”
“爸,我記住了。”秦風站起身,挺直腰板,眼神銳利如初,“無論在雲峽,還是在省裡,我都會牢記您的教誨:心中有民,肩上有責,腳下有路,行穩致遠!”
“好!”林振邦用力點頭,眼中滿是期許,“去吧!三個月後,省裡見!”
喜歡官場沉浮:從選調生到封疆大吏請大家收藏:()官場沉浮:從選調生到封疆大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