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清晨,天色灰蒙蒙的,飄著細密的、幾乎感覺不到的雨絲,將江泉市郊的“靜心湖”籠罩在一片氤氳的水汽之中。湖麵平靜如鏡,倒映著岸邊的垂柳和遠山的輪廓,空氣清冷而濕潤,帶著泥土和水草的氣息。這裡遠離市區的喧囂,隻有偶爾幾聲鳥鳴劃破寂靜,是個難得的清淨之地。
湖邊一處簡陋的木質釣台上,副市長秦風和劉玉鳳並肩而坐,各自握著一根釣竿,魚線垂入水中,浮漂靜靜地立在湖麵。兩人都穿著尋常的衝鋒衣和休閒褲,戴著寬簷帽,看上去與周末來此休閒的普通市民並無二致。沒有隨行人員,沒有公務車輛,隻有兩輛普通的私家車停在遠處的土路上。
這並非一次真正的垂釣,而是一場精心安排的、避開所有耳目的秘密會麵。魚簍裡空空如也,他們的心思,也全然不在水下的遊魚。
劉玉鳳熟練地掛上魚餌,拋竿入水,動作流暢自然。她目光平靜地望著湖麵,聲音低沉而清晰,仿佛在與湖水對話:“調查進入深水區了。周文那邊技術突破的風險在增加,東風縣那邊周小龍能接觸到的層麵有限。我們需要更多的手,伸到更關鍵的位置上去。”
秦風微微點頭,目光同樣注視著那紋絲不動的浮漂,仿佛在凝神靜氣地等待魚兒上鉤。“根基不牢,地動山搖。現在動的,都是表麵的泥沙。下麵的岩石,還沒撬動分毫。”他的比喻形象而沉重。
“嗯。”劉玉鳳輕輕應了一聲,從隨身攜帶的保溫杯裡倒出兩杯熱茶,遞給秦風一杯,“所以,得提前備好幾把好用的‘鍬’,還得是彆人不太注意的‘鍬’。”
秦風接過茶杯,暖意透過杯壁傳到掌心。他知道,劉玉鳳今天約他來的主要目的,就是亮出她準備的“鍬”。
劉玉鳳呷了一口熱茶,緩緩道:“我觀察了很久,篩了一遍又一遍。有兩個人,或許可以一用。”
她說話的聲音更低了,幾乎像是耳語,卻字字清晰:
“第一個,叫鄭懷遠,市環保局環境監測總站的高級工程師,五十二歲。性格耿直,技術權威,是監測總站實際上的技術核心,但因為不懂逢迎,加上幾年前曾因堅持上報一批真實數據得罪過當時的局領導,一直被邊緣化,現在隻負責一些技術檔案管理和設備校準的閒差。他對監測係統的每一個環節、曆史上每一次數據異常都了如指掌,而且…對數據造假深惡痛絕。”她頓了頓,補充道,“他的兒子,去年剛考上公務員,在省環保廳下麵的一個事業單位,很求上進。”
秦風眼中精光一閃。鄭懷遠的價值顯而易見:技術權威,熟知內情,有正義感,而且有“軟肋”兒子的前途)可以作為某種程度的牽製或保證。讓他從技術層麵複盤曆史數據,甚至監控現有係統的異常,再合適不過。更重要的是,他身處環保係統內部,卻又是被排擠的“邊緣人”,不易引起核心圈的警惕。
“第二個,”劉玉鳳繼續道,“叫孫雯,女,三十八歲,市審計局財政審計一處副處長。她是財經大學的高材生,業務能力極強,心思縝密,尤其擅長從複雜的財務往來中發現蛛絲馬跡。但她性格低調內斂,不喜交際,在審計局那種講究人脈的地方,也並不十分得誌。關鍵是,她愛人是我以前在省委黨校的同學,人品可靠,家庭穩定。孫雯本人,對數字有一種近乎偏執的求真欲。”
審計局的乾將!秦風心中又是一動。無論是東風縣的“特彆協調基金”,還是可能存在的企業違規資金流轉,都需要極強的財務審計能力來梳理和取證。孫雯的專業能力和相對獨立的處境,正是急需的人才。她的家庭背景也增加了可信度。
“這兩個人,位置都不算高,權力不大,所以不顯眼。”劉玉鳳總結道,“但都在關鍵部門,有真才實學,而且…心中都還保留著一點知識分子的操守和對真相的尊重。用好了,是奇兵;用不好,或者暴露了,風險也相對可控。”
秦風沉默了片刻,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溫熱的茶杯。湖麵上的浮漂輕輕晃動了一下,又恢複了平靜。
“怎麼用?”他問得言簡意賅。
“不能直接交底。”劉玉鳳語氣肯定,“現階段,隻能借勢。比如,針對霧江長廊項目,市政府可以成立一個跨部門的‘項目環境與資金監管協調小組’,名義上是為了確保重大項目投資規範、環保達標。由你或者我牽頭,把環保局、審計局、財政局的相關人員納入進來。鄭懷遠和孫雯,就可以以技術專家和業務骨乾的身份,名正言順地參與其中,接觸相關數據和文件。”
她繼續細化:“給鄭懷遠的任務,可以是‘協助梳理項目區域曆史環境本底數據,建立環境監測基線’,他就能合理調用監測總站的檔案數據。給孫雯的任務,可以是‘協助審核項目相關資金預算和流程合規性’,她就能介入資金流向的初審。這樣,一切都在公開的、合規的框架下進行,即便有人關注,也隻會認為是常規工作安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他們查到的內容…”秦風沉吟。
“通過工作流程正常報送。”劉玉鳳接口,“但在報送渠道和彙報層級上,可以做些微調。比如,小組的日常工作簡報,除了按程序報送主要領導和相關部門,可以設定一份單獨的加密版本,直報給你我。關鍵證據的原始材料,由他們利用職務之便秘密備份,通過絕對可靠的渠道轉交周文進行技術固定和深度分析。”
方案考慮得相當周密,充分利用了現有體製內的程序和規則作為掩護,將秘密調查嵌入公開工作之中。
“風險在於,”秦風指出,“他們是否願意在合規工作之外,承擔額外的風險?能否在壓力下守住秘密?”
“所以是觀察和試用。”劉玉鳳道,“初期隻布置公開任務,觀察他們的反應和專業判斷。通過他們提交的報告,評估其立場和能力。建立信任需要時間和事件考驗。目前階段,他們隻需要做好‘分內’之事,就足以提供大量有價值的信息了。”
魚竿始終沒有動靜,但兩人似乎並不在意。
“你覺得呢?”劉玉鳳最後問道,目光依舊落在湖麵上。
秦風將杯中剩餘的茶一飲而儘,感受著那淡淡的苦澀與回甘。“可以嘗試。你來安排協調小組的籌建事宜,程序上要完全合規,理由充分。人員名單,你初步擬定,上會時我會支持。”
他頓了頓,語氣凝重地補充:“啟用他們之初,不要給任何暗示。讓他們像平常一樣工作。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麵。”
“明白。”劉玉鳳點點頭,“就像這釣魚,急不得。得等,得看準時機。”
兩人不再說話,重新將注意力投向湖麵。細雨依舊無聲飄灑,湖麵泛起細微的漣漪。遠處的山巒在雨霧中若隱若現。
喜歡官場沉浮:從選調生到封疆大吏請大家收藏:()官場沉浮:從選調生到封疆大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