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隆中被一層薄薄的晨霧籠罩著,宛如仙境一般。然而,這層霧氣並沒有阻擋住諸葛亮的腳步。
ps: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琅琊陽都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發明家、文學家。
諸葛亮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躬耕於南陽。
劉備依附荊州劉表時三顧茅廬,諸葛亮向劉備提出占據荊州、益州,聯合孫權共同對抗曹操的《隆中對》,劉備根據諸葛亮的策略,成功占領荊州、益州之地,與孫權、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勢。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任命諸葛亮為丞相。劉備伐吳於夷陵之戰失敗後,劉備於永安托孤於諸葛亮。劉禪繼位後,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領益州牧。諸葛亮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實行屯田政策,加強戰備。諸葛亮前後五次北伐中原,但未能實現興複漢室的目標。終因積勞成疾,於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於五丈原,享年五十四歲。後主劉禪追諡為忠武侯,後世常以“武侯”尊稱。東晉桓溫追封為“武興王”。
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作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
諸葛亮一生“鞠躬儘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他赤著雙腳,毫不猶豫地踏進了那片泥濘的梯田。他手中緊握著一把經過改良的曲轅犁,這把犁在初升太陽的照耀下,泛著青銅特有的冷光。當犁頭入土的一刹那,仿佛大地都為之顫動,驚起了三隻棲息在田間的白鷺。
它們展翅高飛,翅膀拍打著空氣,發出清脆的聲響,同時也將山澗中的倒影擊碎成無數的漣漪。
“孔明,你又在折騰這些新農具啦?”
龐山民背著一個竹簍,從田埂上緩緩走過。竹簍裡裝著的《孫子兵法》竹簡,與鐮刀不時碰撞,發出清脆的響聲。
諸葛亮停下手中的動作,抬起頭,用袖子抹去額角的汗珠。他的額頭已經被汗水濕透,但眼神卻依然專注而明亮。
他看著龐山民,微笑著回答道。
“昨日我觀察北鬥星的位置,發現其柄指向巽位,這意味著是時候改良一下播種的間距了。”
時間悄然流逝,轉眼間到了正午時分。陽光透過鬆樹枝葉的縫隙灑下,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諸葛亮在鬆蔭下席地而坐,將二十八根桑枝精心地插成一個九宮陣型。
隨著太陽的移動,桑枝的影子也在地麵上緩緩轉動。這些影子投射在一旁的《太玄經》殘卷上,形成了一幅幅變幻莫測的卦象。
“乾位有些偏斜,大約三寸左右,而坎宮的積水似乎過深了……”
諸葛亮一邊觀察著這些卦象,一邊喃喃自語。他拿起一根樹枝,蘸了蘸陶碗裡的黍米粥,然後在樺樹皮上仔細地畫出了一幅改良田壟的圖示。
突然,一陣清脆的木齒輪轉動的哢嗒聲從林間傳來,仿佛是某種機械裝置正在運轉。
循聲望去,隻見黃月英正站在一片空地上,全神貫注地調試著她新製作的水轉翻車。這台水轉翻車由一係列複雜的木齒輪和竹筒組成,看起來十分精巧。
在她的身旁,散落著許多青銅連機弩的零件,顯然她在製作水轉翻車的同時,也在對這一古老的兵器進行改進和修複。
隨著時間的推移,暮色漸漸浸透了茅簷,給整個場景披上了一層淡淡的灰色調。
此時,諸葛亮正蹲在灶前,專注地煆燒著鐵片。
爐火熊熊,映照在牆上那幅尚未完成的《荊襄地形圖》上,使得圖上的山川河流都仿佛有了生命一般。
在房間的角落裡,堆積著幾十個用黏土燒製而成的等比縮微堰壩模型,這些模型都是諸葛亮親手製作的,用於研究水利工程。
“今日引檀溪之水,測得每刻鐘流量三百二十斛……”
諸葛亮一邊喃喃自語,一邊將這個數據記錄在竹簡上。
然而,就在他寫到“三百二十”這幾個字時,突然停了下來,因為他發現這個數字與《周易》中的三百六十爻竟然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共振。
子夜時分,星鬥低垂,萬籟俱寂。龐德公拄著他那根青竹杖,踏著露水緩緩走來。他與諸葛亮在石枰上相對而坐,以野棗核為棋子,開始對弈。黑白交錯之間,兩人的思緒似乎都沉浸在了棋局之中。
然而,就在諸葛亮即將落下手中的白子時,棋盤西北角的一條裂縫突然湧入了一縷月光,宛如一道銀色的細流,打破了原本的寧靜。
秋雨連綿,已經是第七日了。他身披蓑衣,踩著泥濘的山路,緩緩登上鹿門山。雨水順著蓑衣滑落,滴落在他的腳下,濺起一朵朵小小的水花。
他的腰間掛著一個算籌筒,隨著他的步伐,算籌相互碰撞,發出清脆的叮咚聲。這個算籌筒裡裝著三十六根竹簽,每一根都對應著《黃帝內經》中的一個節氣劃分。
他一邊走著,一邊觀察著周圍的環境。秋雨的滋潤使得山間的草木顯得格外翠綠,然而,在一片茂密的草叢中,他卻發現了一種反常的現象——一種蕨類植物竟然在峭壁處向陽生長。
這種蕨類植物通常生長在陰暗潮濕的地方,而此刻卻違背了其生長習性,這讓他不禁心生好奇。他停下腳步,仔細觀察著這株蕨類植物,想要找出其中的原因。
就在他凝視著蕨類植物時,突然,他感到袖中的羅盤微微顫動了一下。他心頭一緊,連忙將羅盤取出。隻見羅盤的指針急速轉動,似乎受到了某種強大力量的影響。
喜歡三國:先虐呂布,再虐關張請大家收藏:()三國:先虐呂布,再虐關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