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擾鱉靈,水不寧,蜀王生,秦人烹。"
短短十二字,卻如一顆重石,砸入平靜的水麵,激起千層波瀾。在場眾人麵色各異,唯有那位黑衣方士,嘴角泛起一絲幾不可察的冷笑。
"此謠一出,意欲何為,不言自明。"趙易目光如刀,直視李冰,"蜀地開明氏餘孽影響猶在,今借水利工程生事,實為大亂之兆。"
李冰麵色凝重,卻不見慌亂:"禦史言重了。一首無稽之謠,何足為懼?"
"無稽?"趙易冷笑一聲,從袖中取出一卷竹簡,"過去三十年,蜀地共發生民變十二起,曆任蜀侯三人,皆因牽涉叛亂被誅。現雖不設蜀侯,民心難測,暗流湧動。"他語氣愈發嚴厲,"李郡守可知,按秦律,生民變亂而郡守不覺察者,同罪!"
這最後一句話如同當頭棒喝,直擊要害。李冰沉默良久,終於頷首道:"禦史所言極是。本官當立即徹查此事,絕不姑息。"
趙易看向黑衣人:"這位是方士徐福,精通占卜之術,通曉蜀地風俗。或許可助一臂之力。"
徐福陰測測地笑了笑:"水利之事,非隻工程而已。既有神鬼之說,何不以神壓神?"
徐福!那個為秦王求長生的神秘方士?李明衍心中警鈴大作。這位方士言行詭異,看起來不是什麼善類。然而,麵對可能出現的民變,他們必須想出對策。
李冰沉思片刻,目光堅定:"治水乃攻心。既要馴服這奔騰的岷江,也要安撫蜀地黔首的心。明日,我們再詳議應對之策。"
眾人肅然起敬,趙易點頭應允,徐福也隨之離去。
待兩人走遠,李冰揮退左右,隻留下李二郎和幾位核心小組成員。
"父親,這趙易分明是借機發難!"李二郎憤憤不平。
李冰搖頭:"民謠之事,不得不防。"他轉向李明衍,"你意下如何?"
李明衍思索片刻:"這首謠言明顯帶有煽動性,試圖將水利工程與政治叛亂聯係起來。應該先查清謠言源頭,同時弄明白所謂"鱉靈"究竟為何物。"
李二郎在一旁補充道:"古蜀國開明氏是蜀地最後一代王朝,其首領鱉靈來自楚地。相傳鱉靈溺水身亡後,屍體逆流而上至蜀地複活,被杜宇任命為相,後因治水功績繼位,故稱"鱉靈"。我大秦先王派大將司馬錯、張儀攻滅蜀國後,開明氏王族大多被遷至鹹陽,部分貴族隱入山地。開明氏經營蜀地數百年,雖然國滅數十年,影響仍在。"
魏般接話:"正是如此。過去數代蜀侯,皆因牽涉叛亂被殺。如今雖不再設置蜀侯,但暗流湧動,不可不防。"
李明衍恍然大悟。難怪那首謠言如此敏感,"鱉靈"竟是影射古蜀王室血脈,"蜀王生"更是大逆不道。
李冰將話題拉回實處:"空談無益。當務之急,是弄清民間所謂"鱉靈"究竟為何物。若真有人借此煽動,必須儘快平息。"
"方才那徐福,"李明衍忍不住問,"他所言可信?"
"徐福?"李冰搖頭,"此人自稱來自齊國東海之濱,號稱鄒衍門徒,精通方術,近年在鹹陽頗受重用。至於可信與否..."他意味深長地頓了頓,"尚需觀察。"
次日一早,趙易召集眾人,徐福也在場。方士一番長篇大論,稱岷江中有千年鱉精,因都江堰工程驚擾其棲息地,故而作祟。需以特製符篆安撫,不然影響大秦水德,隱患無窮。
"荒謬!"李明衍忍不住出言反駁,"江中哪有什麼鱉精?不過是自然現象被民間誤解罷了。這種不科學的迷信說法,隻會惑亂民心!"
話一出口,他便意識到自己用了現代詞彙。果然,眾人麵露疑惑,不解其意。
"我是說,"李明衍趕緊補救,"此乃無稽之談,有違天理。江水變化,必有常規可循,何必歸咎於妖怪鬼魅?"
他發現徐福眉頭一挑,眼中閃過一絲驚異,似乎對"科學"、"迷信"這些詞彙有所反應。李明衍心中警鈴大作——難道他聽得懂?
"鱉靈作祟,此乃民間所傳,非我杜撰。"徐福不緊不慢地說,"若君不信,不妨親往查看。據傳,月圓之夜,鱉靈顯現。"
李冰沉吟片刻:"也好。馬上又是望月,我派人前往實地查看。"他看向李明衍,"你與楚鐵、鄧起同去。若有異常,速來報知。"
一路奔波不談。當夜,一輪滿月高懸天際,如同一麵銀盤,灑下清冷的光輝。李明衍帶著楚鐵和鄧起,悄悄來到魚嘴附近。三人隱蔽在河岸灌木叢中,靜待異象。
夜深人靜,唯聞江水奔流之聲。忽然,楚鐵低聲驚呼:"看那裡!"
李明衍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隻見魚嘴分水處,月光下一團黑影正在水中翻騰。那黑影形狀不定,時而伸展,時而收縮,猶如一個龐大的生物在水中遊弋。
"真有鱉靈?"鄧起麵露驚恐。
李明衍皺眉觀察,突然恍然大悟:"不是妖怪,是水流!"他解釋道,"魚嘴改造後,水流受到阻擋,產生了強大的旋渦和暗流。在月光照射下,這些水流的陰影看起來像是活物在水中遊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鄧起似懂非懂:"那為何以前沒有此現象?"
"因為我們調整了魚嘴角度,"李明衍解釋道,"新的水流導致這種看起來更為明顯。本是水利工程進步的證明,卻被人誤解為不祥之兆。"
楚鐵將信將疑:"可為何是月圓時才能看到?"
"因為隻有滿月時,光線才足夠強烈,能照出水下暗流的輪廓。"李明衍解釋道,"再加上人們對滿月心存畏懼,容易聯想到鬼怪妖魔,便將這自然現象誤認為是鱉精作祟。"
三人繼續觀察到深夜,確認這黑影確實隻是水流形成的景象,而非什麼妖怪精怪,這才返回向李冰稟報。
"郡守,"李明衍詳細彙報了月圓之夜間所見,"所謂"鱉靈"不過是水流陰影罷了。我們應向民眾解釋真相,消除誤解。"
李冰聞言,陷入沉思。半晌,他搖頭道:"人們隻會相信自己能理解的東西。你告訴他們是水流作用,他們會信嗎?恐怕隻會認為你在掩蓋真相。"
李冰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治水與治民,皆要順其性而導之。水不可強截,民心亦然。既然百姓相信是鱉靈作祟,我們便給他們一個能夠理解的答案。"他轉向楚鐵,"你明日隨我去準備祭祀之物。"
李冰對眾人說:"明衍,你與鄧起、孫章繼續完善工程,務必按期完工。水利有成,才是根本之策。魏般,你去查這謠言源頭。這首民謠來得蹊蹺,背後必有陰謀。務必查個水落石出。"
李冰緩緩起身,聲音沉穩如金石:"二郎,你幫我放出話去,下月月圓之夜我將親自收伏鱉靈,這已經亡了國的幽魂,彆想在老夫手上翻出浪來。"
···························
又是一個月圓之夜。
都江堰旁,往日空曠的郊野聚滿了遠道而來的人群。百姓們手持火把,圍聚在魚嘴分水堤四周,熙熙攘攘,議論紛紛。高台之上,李冰一身官服,神情肅穆。
"聽聞郡守請來神獸鎮水,不知是何神物?"人群中有人好奇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