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武話音剛落,鄭國與李明衍的臉色同時一變。
"永安裡?那不是距離工段北側的大村嗎?"李明衍迅速在腦海中搜索地圖信息,"那裡有數百戶人家,若真鬨起來,影響甚大。"
蒙武點頭,鎧甲在燭火下發出冷冽的金屬撞擊聲,聲聲如利刃出鞘:"正是此地。據探報,如今聚眾已近千人,正在破壞第三段渠道壩基"
"千人!"李明衍倒吸一口涼氣,"怎會聚集如此之多?"
"非止一村之民。"蒙武眸中殺氣漸盛,"據報,已有十數個村寨的人被裹挾至永安裡,氣焰囂張,手持農具刀兵,妄言"修渠奪水,害我蒼生",已將北段工地占據,驅逐工匠,毀壞工具。"
鄭國站起身來,神情凝重:"此事蹊蹺。永安裡位於渠道上遊,引水隻會使他們受益,何來"奪水"一說?定有人從中挑撥。"
楚鐵此時大步踏入帳中,臉上儘是風塵。這位魁梧的助手一身勁裝,腰間佩著一柄短刀,目光炯炯:"大人,我已探得消息。為首者稱張耳,武藝高強。他帶有數十名遊俠,各有異能,說什麼"義不容辱,當為黔首請命"。這幫人煽動村民們說渠道取水會使上遊乾涸,致使農田絕收。"
李明衍眉頭緊鎖,"布衣遊俠,聚眾鬨事,必有所圖。"他望向蒙武,"將軍可有打算?"
蒙武冷冷一笑,手撫劍柄:"遊俠素來與各國貴族多有往來,其背後可能另有主使。我已調集百名精銳,隻待天明便可出發討伐。"
"貿然動武,隻會激化矛盾。村民被裹挾也是受害者,若釀成流血事件,隻怕更難收場。"李明衍眉頭緊鎖。他知曉戰國遊俠非同小可,他們多是亡國遺民或脫籍貴胄,交遊廣闊,視死如歸,他們結交權貴,挾貧結富,甚至能左右一地政治。如若貿然動武,極可能激化矛盾,使得千百無辜百姓被卷入漩渦。
蒙武不悅道:"李水官此言差矣。遊俠恃強淩弱,不服王法,不動武如何平息?難道任由他們毀我工程,損我秦國國體?"
帳內一時陷入沉默。
"李水官之憂不無道理。"鄭國忽然開口,"今有兩難:若輕率用兵,恐有誤傷;若不施強力,又恐助長亂勢。不如折中而行——李水官先行一步,與遊俠周旋,蒙將軍暗中率軍埋伏。如談不攏,再行強製。"
蒙武皺眉思索片刻,終於勉強點頭:"也罷,就依鄭先生所言。我率精銳埋伏村外,若見舉火為號,定當火速救援。"
"楚鐵,魏般,隨我即刻啟程。"李明衍喚來兩名親信,"蒙將軍,煩請您晚我們半個時辰出發,免得打草驚蛇。"
永安裡浸在慘白月色中,涇水支流的嗚咽聲更添蕭索。永安裡比想象中的大許多,數百間屋舍沿山勢而建,村前一條小溪潺潺流過,繞村而行。
清晨,陽光穿透薄霧,灑在關中平原上。李明衍三人縱馬疾馳,很快便看到遠處村落的輪廓。永安裡比想象中的大許多,數百間屋舍沿山勢而建,村前一條小溪潺潺流過,繞村而行。此時溪邊已聚集了大批人群,黑壓壓一片,喧囂聲遠遠傳來。
李明衍勒馬停在溪邊小橋前,仔細觀察。隻見村前空地上,數百名衣著各異的村民圍成一圈。數十餘漢子或倚樹或踞石,雖身形各異,卻皆著葛麻短褐——這是戰國遊俠最常見的裝束。楚鐵眯眼細察,低聲給李明衍介紹:“他們的武器形製透各不相同,有人腰懸楚式青銅短劍,劍鞘以木胎裹漆,繪有玄鳥紋;有人背負韓地鐵脊弓,弓身纏著防滑的蓼草繩;有人足踏齊紈織履,卻以秦式綁腿束緊褲腳”
魏般點頭:"看那挎趙臂鞲的,怕是長平敗軍之後。"
李明衍默然。這些遊俠絕非尋常匪類,而是被時代巨輪碾碎的各國碎片。他們以"任俠"之名聚嘯,實則是天下劇變催生的怨氣凝結。
正思忖間,那群遊俠已經注意到了他們的到來。
"來者何人?"一個腰佩魚腸劍的短須大漢厲聲喝問,劍柄在月下反射出寒光。
李明衍不卑不亢:"下官李明衍,負責水渠修建。聞聽貴方挾持三老、欲阻工程,特來一見。"
大漢麵露訝色,轉身向村內疾呼:"稟報張君!秦吏來使!"話音未落,村中忽傳來木鐸清響,伴著沙啞的《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伴著歌聲,一名頭戴鶡冠、身著褪色玄端深衣的青年緩步而出。腰間青銅劍鞘刻有"公子無忌賜"。
李明衍心頭凜然。眼前人不過二十三四歲年紀,麵龐還帶著未褪的青澀,但眉宇間已凝著孤傲。魏般小聲說道“這就是張耳。”
"李水官不愧是秦王欽點的水利大才,連夜趕來,足見膽識。"張耳語氣陡然沉重,眼中鋒芒畢露:"然秦政暴虐,刑罰過重,今又征發十萬黔首築渠,鞭子底下築長渠,斷人骨頭通流水!百姓有口難言,我輩見不得。"
李明衍不為所動,鎮定自若:"張俠士慷慨陳詞,可否容我一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張耳挑眉示意。
李明衍不卑不懼,從容答道:"張俠士此言差矣。此次修渠,民生為重。渠修成後,旱澇無憂,千裡良田化沃土,利及萬民百世。至於征發民夫,我等並非不顧百姓死活。每段工程皆經詳細規劃,物料調度、人力安排、賠償補助,無不考量周全。前日在青林裡,我已向百姓詳解利弊,他們皆已理解"
"哈哈哈!"張耳仰天大笑,"那幫老實巴交的黎民黔首,哪懂你們這些縱橫家的巧言令色?三寸不爛之舌,說得他們暈頭轉向,不過是哄騙之術!"
"容我直言,"李明衍目光如水,平靜卻深邃,"張俠士與諸位兄弟來自他國,為何不遠千裡趕來"為民請命"?若真有冤情,自有官府處理,何必糾集百人,持械鬨事?"
張耳年輕的臉龐上掠過一絲怒意,隨即爽朗大笑:"好個李水官,倒是不拐彎抹角!"他接過身邊豪俠的酒杯,舉杯相對,一飲而儘,雙目灼灼生輝:"我輩遊俠,四海為家,天下為任,豈分國界?更何況,秦法如鐵,暴政日甚,總有人要站出來說個"不"字!"
李明衍被張耳豪氣感染,正思索如何回應,忽聽村內角落傳來一陣急促的拍擊聲,緊接著,一道赤紅的烽火自村後騰空而起,直衝雲霄,照亮了半邊夜空。
"什麼人?"張耳劍眉一挑,目光如電,在場中巡視。
李明衍心頭一沉。那烽火分明是約定的緊急信號,蒙武看到必會以為談判已破,李明衍遇險!
果然,遠處山脊上頓時響起三聲短促的牛角號,鏗鏘有力,直透夜空。緊接著,連排火把如同流星墜地,從四麵八方湧向永安裡。甲胄碰撞聲,馬蹄轟鳴聲,令人毛骨悚然。
張耳臉色陡變,眸中寒芒閃爍,盯著李明衍:"好一個秦國李水官,口蜜腹劍,借談判之名,行包圍之實!"
"非也!"李明衍心急如焚,知道事態已然脫離掌控,"大俠聽我解釋,這信號並非——"
"住口!"張耳眼中已儘是冷厲殺機,手中長劍瞬間出鞘,一道寒光帶著銳嘯掠過李明衍耳際,"爾等以詭道取勝,枉我張耳一片赤誠。兄弟們,結陣!"
數十名遊俠瞬間組成一個鬆散卻又統一的陣勢,宛如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他們清一色拔出兵刃,有的張弓搭箭,有的長刀出鞘,戰意凜然。